國戰會論壇》認知戰不在「輿論」而是「人心」(蕭衡鍾)

「認知空間」(或認知場域)原來是廣告心理學領域的用語,是人類情感、意志、信仰和價值觀等無形的精神空間,「認知空間作戰」結合資訊、宣傳、心理等面向,以網路聲量在潛移默化中影響閱聽人精神意念的認知與認同,進而改變目標羣衆所認知的自己與周遭世界。(示意圖/shutterstock提供)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近期發表了「激化情緒對立的口水戰,批踢踢(PTT)八卦板疫情輿論分析」報告,由國防院政策分析員蔡榮峰和資策會助理工程師陳詠君合作撰寫,針對PTT八卦板今年1月至5月關於疫情、疫苗的輿情與言論走向進行分析,但卻引發各方極大爭論。

對於「疫苗政治化」的不同意見

作者稱這篇報告的目的是爲爭取PTT還原民主自由的討論空間而做,報告中指PTT八卦板發現一個奇怪的趨勢,那就是煽動情緒的敘事模式,正逐漸佔據跟疫情有關的討論,使得該板作爲疫情資訊交流平臺的功能逐漸癱瘓,且出現了「疫苗政治化」的現象,疫苗話題更是成爲該板疫情輿論的主戰場。

報告認爲在臺灣疫情嚴峻的關鍵階段,網路社羣平臺成公衆情緒發泄管道,疫苗話題變得無所不在,在引領風向、佔領輿論篇幅、運用敘事邏輯與情緒渲染構框疫苗現象下,最後映入臺灣民衆眼簾的印象,就是包括BNT疫苗、AZ疫苗以及國產高端疫苗都在輿論脈絡中,藉由民衆的負面批評與感受被政治化了。

不過,這份報告推出後,引發各界不同意見的討論與評價,甚至有了「國防院成爲新東廠了嗎?」的質疑,也有人認爲此報告以量化方式研究帳號的發文結構固然很好,但似乎把所有批評蔡英文與民進黨政府的言論都自動歸類爲與「中共對臺政治宣傳」高度相符,暗示這些人都是「同路人」或甚至「中共」本身。

對此,作者之一發表聲明表示,報告從頭到尾沒有點名誰是「中共同路人」,更無意推論個別帳號的政黨傾向,僅就現象進行描述性分析,且PTT僅是研究者採樣分析的平臺,並非唯一可分析對象,認爲報告中的研究方法與資訊技術都有依學術標準揭露,歡迎就實質內容對話,促進民主輿論品質。

其實,所謂的「疫苗選擇權」,並不在於引導輿論的風向,也不是刻意在爲中國製造的疫苗進行遊說,而是在需要依靠疫苗於短時間內,儘速達成民衆施打兩劑以上全覆蓋率來止血的情況下,對於嚴重缺乏疫苗的臺灣是很大挑戰。但官方對於民間採購中國產製疫苗的呼聲,卻是給了一個「軟釘子」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方面一再聲稱,相關法規已有既定規範,以中國產製疫苗本來就在臺灣管制進口之列爲理由,直接封閉了展開討論與審議的空間,而不是去考慮是否有需要適時開放中國產製疫苗進口一事來做理性、專業的政策論辯,這纔是會讓人質疑政府的決定是否爲政治操作的原因之一。

或者說,假如經過了理性、專業與公開的政策程序,決定可以開放中國產製疫苗進口臺灣之後,民衆仍是有願意施打的選擇權,就如同目前對於疫苗施打的情況來說,也是有不少臺灣民衆寧願選擇漫長等待不知何時才能輪到的莫德納疫苗、而不願接受施打AZ疫苗,這纔是人民真正的「疫苗選擇權」。況且,若說中國產製疫苗有品質疑慮,那國產疫苗不也正面臨了類似的問題嗎!

引發認知作戰的其實是「人」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現今輿論的運用方式,已從報紙、雜誌、廣播、電影和電視等傳統的大衆傳播媒介,轉而將文字、圖片、聲音及影像等內容,利用網路即時、快速與無遠弗屆的資訊負載能力爲渠道來大量發送、推播,期望增加閱聽衆,並企圖偏誤民衆認知,以使社羣媒體產生變化。

「認知空間」(或認知場域)原來是廣告心理學領域的用語,是人類情感、意志、信仰和價值觀等無形的精神空間,「認知空間作戰」又被稱爲「認知域作戰」或「制腦作戰」、「腦皮戰爭」,結合資訊、宣傳、心理等面向,以網路聲量在潛移默化中影響閱聽人精神意念的認知與認同,進而改變目標羣衆所認知的自己與周遭世界。

之所以能夠操縱輿論趨勢、左右公共政策方向,甚至造成意識或族羣對立,是因爲人類的大腦承載着人類的心智,人類在接觸及認知世界時依靠大腦的運作,但大腦在人生歷程中,總會因學習過程、環境及經驗的不同,產生思維盲點和弱區,致使在價值觀差異、生活經驗、知識水準等多重影響之下,存在程度不一的偏見和喜好,並經常依據心之所向來選擇自己願意、想要相信的「事實」。

社羣媒體技術的不斷進化更新,也使之「武器化」與「工具化」,讓民意輿論與政治衝突的「戰場」由實體現實空間延伸至社羣媒體的數位網路空間,在網際網路與社羣媒體中所引發的衝突行爲,成爲足以產生現實效應的政治風暴,同時其「戰場」也不受時間與空間因素的侷限。

不只難辨真僞,更能透過演算法提供發起者想獲取的資訊,確保廣大的閱聽人持續接收更多類似的內容,是一個能將其偏好與動態數據化的科技,而此演算技術在社羣媒體公司的科技壟斷和缺乏完善法律規範而難以問責的情況下,意味着政府或政治人物能夠藉由社羣媒體來對國家內部進行社會控制。

這類網路衝突所造成的結果充滿不確定性,由於無法加以區分對象究竟是心懷叵測的網軍,或僅是跟隨網路風向的網民,也使衝突方的身分變得晦暗不明。這使得有心人士能在無聲無息中與衆多毫無防備的使用者相互連結,散播不實言論攻擊對手、製造對己有利的輿論風向、還有網路霸凌紛紛涌向社羣媒體。

在經過刻意加入虛假或誤導性內容來加以傳播與操作後,形成了「輿論效應」(Public Opinion Effect),而「同溫層」(Filter Bubble)的對立和「沉默螺旋」(Spiral of Silence)的效應,更讓「愛臺灣」與「中共的陰謀」成爲了無形武器,利用臺灣自豪的民主社會爲跳板,造成社會的族羣對立、認知誤解與民粹橫行。

在社羣媒體所引發的政治參與變遷過程中,民主的樣貌也隨之煥然一新,在蓬勃發展的同時,卻也成爲操控民意潮流、製造錯誤和虛假資訊的溫牀,社羣媒體已從原本與朋友分享日常、獲取所需資訊及討論公共事務的單純社交工具,搖身轉變成爲一個強大的武器及控制社會的工具。

我們必須對於在數位世界所形成的這團「迷霧」有所防範,提升臺灣民衆「媒體識讀」(Media Literacy)的能力,建立批判性思維和批判媒體訊息的能力,避免被不實資訊操弄而失去對事實真相的客觀判斷,否則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臺灣民主的體制危機。

(作者爲國立聯合大學助理教授、國立臺東專科學校助理教授,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