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東丨歷史書寫中的“史料”與“史義”:從孔子作《春秋》談起

✦✦

作者介紹

郭曉東,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哲學史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爲儒家經學與宋明理學,近年尤其專注於《春秋》學與《四書》學的研究。

✦✦

文章來源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年第5期,第23-28頁。

✦✦

摘要

近代以來,歷史學家每每認爲史家的任務是據事直書,如實客觀地還原歷史之真實,從而頗將史料學等同於歷史學。但這並不符合中國傳統史學的精神。中國傳統史學深受孔子作《春秋》的影響,一方面注重史實的陳述,但更重視史實所蘊含的義理內涵與思想意義。從漢代的司馬遷、班固,到近代的蒙文通,莫不是如此。對於歷史書寫而言,“史料”與“史義”的結合,纔是中國傳統史學的精義所在,其中“史料”是載體,而“史義”則是靈魂。沒有“史料”,史學之精神固然無所依附;但沒有“史義”,則“史料”也當失去其應有的生命。

✦✦

關鍵詞

史料;史義;《春秋》

近代以來,受蘭克學派的影響,歷史學家每每認爲史家的任務是據事直書,不偏不倚,如實客觀地還原歷史之真實。深受蘭克影響的傅斯年徑直將史料學等同於歷史學,他在《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宣稱:“歷史學不是著史:著史每多多少少帶點古世、近世的意味,且每取倫理家的手段,作文章家的本事。近代的歷史學只是史料學,利用自然科學供給我們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所以近代史學所達到的範域,自地質學以致目下新聞紙,而史學外的達爾文論正是歷史方法之大成。”也正是如此,傅斯年斷言:“近代史學,史料編輯之學也。”然而,這不僅如劉家和先生所批評的是一種“天真的想法”,更重要的是,這樣一種作爲史料編輯學的近代史學,也就自然而然地偏離了中國傳統史學本有的精神。當然,傅斯年也承認,他心目中的“近代的歷史學”與傳統的“著史”不同,傳統的“著史”,“每取倫理家的手段,作文章家的本事”。這樣,傅斯年事實上是自覺地將“近代的歷史學”與傳統史學切割了開來。就中國傳統史學的研究途徑而言,正如劉家和先生所指出的,在於文獻考證與義理辨析兩個方面,“文獻的整理與考證是離不開思想的指導的”。因此,歷史編纂學只能是傳統史學的一個方面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要關注歷史編纂背後所蘊含的義理內涵與思想意義。事實上,從孔子作《春秋》開始,到司馬遷著《史記》,無不試圖通過史實的描述來表達他們的思想,是以清代章學誠就直接標榜“史所貴者義也”,而民國時期蒙文通先生則宣稱“治史而究乎義理之源”,所著《中國史學史》,側重以思想爲中心討論史學的發展演變。從這一線索出發,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傳統史家之著史,並不僅僅在對歷史事實進行客觀的描述,而是在描述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彰顯其背後可能有的思想意義。

儘管中國有着悠久的史官傳統,自古以來號稱“左史記言,右史記事”(《漢書·藝文志》),但中國史學之確立,誠如錢穆先生所說的,應從孔子作《春秋》算起。在錢穆看來,在孔子之前雖有史官記言記事,但“史官分佈,乃是周代一制度,而孔子作《春秋》,則是私家一著述。由政治轉向了學術,遂開此下中國之史學”。因此,“《春秋》乃是中國正式的第一部歷史書”。白壽彝先生也指出:“春秋末年,孔子開私人講學與私人撰史之風,突破了宗周以來學在官府的藩籬,他所修的《春秋》,是現在所知道的第一部私人撰寫的歷史著作,也是現存的中國史學上最早的編年體史書。”至於傳統中國,主流的觀點一直認爲,孔子作《春秋》,既是立經,又是著史,從而有章學誠所謂的“史之大原,本乎《春秋》”的說法。因此,從孔子作《春秋》入手,我們可以考察中國傳統史學的特質所在。

《春秋》本爲魯國舊史,按照傳統的說法,孔子晚年對魯國國史《春秋》進行了修訂與改編,遂有了儒家的傳世文獻《春秋》。最早記載孔子作《春秋》的是孟子。《孟子·滕文公下》曰:“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離婁下》則說:“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孔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根據這兩段文獻,我們可以知道,孔子所作的《春秋》,雖然在史實上仍然本之於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等列國之舊史,所記之事仍然不外乎齊桓、晉文,但孔子爲這些所記之事賦予了其獨特的“義”,所以說“其義則丘竊取之矣”,又說“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其中“知我”“罪我”之說,非有甚深之大“義”不能明瞭。也就是說,孔子作《春秋》的目的,是要表達自己的政治與哲學思想。反過來,如果孔子的《春秋》只是記載一代之史實,而不寓特定之思想於其中,那麼與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就沒有什麼實質性之差別,則王安石“斷爛朝報”之說庶幾當之,而錢玄同所謂《春秋》“乃是一種極幼稚的歷史”,也不算太過苛刻的評論。

但是,自古以來,學者們無不認爲孔子作《春秋》寄託了甚深之大“義”。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表彰孔子作《春秋》時說的:“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又稱“《春秋》文成數萬,其指數千”。東漢王充在《論衡·超奇》中說:“孔子得史記以作《春秋》,及其立義創意,褒貶賞誅,不復因史記者,眇思自出於胸中也。”宋代程頤在《春秋傳序》中說:“《春秋》大義數十,其義雖大,炳如日星,乃易見也。惟其微辭隱義、時措從宜者,爲難知也。或抑或縱,或予或奪,或進或退,或微或顯,而得乎義理之安,文質之中,寬猛之宜,是非之公,乃制事之權衡,揆道之模範也。”清代萬斯大《學春秋隨筆》曰:“《春秋》之文則史也,其義則孔子取之。諸史無義而《春秋》有義也。”清代今文經學家皮錫瑞則說:“《春秋》,魯史舊名,止有其事其文而無其義。……自孔子加筆削褒貶,爲后王立法,而後《春秋》不僅爲記事之書。”以上云云諸說,都可以看出,不論是史學家還是哲學家,都共同認爲孔子作《春秋》,它體現的是王道之大者,有着甚深之湛思,它與過去諸史最大的區別便是寓其“義”於所記“事”之中。是以錢穆先生據傳統之說論孔子之《春秋》曰:“在此歷史之內,更寓有一番特殊精神之存在。”

受孔子《春秋》的影響,後世之良史著史,亦多有所託意。傳統史家中最具典範意義的司馬遷與班固莫不如此。如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以拾遺補藝,成一家之言,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俟後世聖人君子。”在《報任安書》中則說:“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則史公之志,在於整齊百家雜語,稽其成敗興壞之理,而最終成一家之言。梁啓超在《要籍解題及其讀法》中說:司馬遷“著書最大目的乃在發表司馬氏一家之言,與荀況著《荀子》,董生著《春秋繁露》性質正同,不過其一家之言乃借史的形式發表耳,故僅近世史的觀念讀《史記》,非能知《史記》者也”。雖然如此,班固對司馬遷仍有所批評,稱其“是非頗繆於聖人”,又說“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值得注意的是,班固對司馬遷的批評,主要是圍繞司馬遷思想旨趣而發,則其對司馬遷之關注,仍在於其著作背後的思想傾向。至於班固作《漢書》,於《敘傳》中則說:“準天地,統陰陽,闡元極,步三光。分州域,物土疆,窮人理,該萬方。緯六經,綴道綱,總百氏,贊篇章。函雅故,通古今,正文字,惟學林。”可見,對班固來講,其著《漢書》,是要“統陰陽”、“窮人理”、“綴道綱”、“總百氏”、“通古今”,可見其著史同樣是要在歷史敘述中闡述出一套思想來。

即使是述歷代制度變遷之政書體著作,也試圖寄微意於其中,如杜佑著《通典》,設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法、州郡、邊防九門,其於開篇便說:“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稱聚人曰財。《洪範》八政,一曰食,二曰貨。管子曰:‘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夫子曰:‘既富而教。’斯之謂矣。夫行教化在乎設職官,設職官在乎審官才,審官纔在乎精選舉,制禮以端其俗,立樂以和其心,此先哲王致治之大方也。故職官設然後興禮樂焉,教化隳然後用刑罰焉,列州郡俾分領焉,置邊防遏戎敵焉。是以食貨爲之首,選舉次之,職官又次之,禮又次之,樂又次之,刑又次之(自注:大刑用甲兵,其次五刑),州郡又次之,邊防末之。或覽之者庶知篇第之旨見。”在杜佑看來,《通典》九門,是理想政治之最爲關切者;九門之先後順序,更是理想政治所關切之輕重所在。乾隆在《御製重刻通典序》中指出:“觀其分門起例,由食貨以迄邊防,先養而後教,先禮而後刑,設官以治民,安內以馭外,本末次第,具有條理,亦恢恢乎經國之良模矣。”是故錢穆先生指出:“我們只看這九個門類的先後,已可說這是杜佑一番極大的政治理論所在。……可以看出杜佑《通典》之體大思精。”

同樣受孔子《春秋》的影響,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史學理論家之一章學誠則提出,史家的著述的目的,不僅是要記事,更重要的是要在歷史敘述的過程中闡發史實背後的“義”。他指出,“史之大原,本乎《春秋》。《春秋》之義,昭乎筆削。筆削之義,不僅事具始末,文成規矩已也。以夫子義則竊取之旨觀之,固將綱紀天下,推明大道,所以通古今之變而成一家之言者,必有詳人之所略,異人之所同,重人之所輕而忽人之所謹,繩墨之所不可得而拘,類例之所不可得而泥。而後微茫杪忽之際,有以獨斷於一心。”他又說:“載筆之士,有志《春秋》之業,固將惟義之求,其事與文,所以藉爲存義之資也。……作史貴知其意,非同於掌故,僅求事、文之末也。”又說:“孟子所謂其文則史,孔子以謂義則竊取。明乎史官法度不可易,而義意爲聖人所獨裁。然則良史善書,亦必有道矣。”又說:“史所貴者義也,而所具者事也,所憑者文也。”在章學誠看來,優秀的歷史學家應該取法於《春秋》“其義竊取”之旨,作史不當孳孳於史事與史文之類細枝末節的事情。對章學誠而言,史事與史文不過是表達史意的載體,因此史家作史應當“獨斷於一心”,“貴知其意”,“惟義之求”,從而“成一家之言”。這正如金毓黻先生所說的:“章氏之所自負者,惟在深通史意,亦即孔子自謂竊取之義也。”正因爲如此,章學誠對於前代史家多有批評,如他指出:“唐宋至今,積學之士,不過史纂、史考、史例;能文之士,不過史選、史評。古人所謂史學,則未之聞矣。”在章氏看來,前代史家的著述,或史纂、史考、史例,或史選、史評,衡之以其義竊取之旨,均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史學。如他批評劉知幾,就稱其“得史法而不知史意”,又稱“劉言史法,吾言史意”。與對劉知幾的批評形成對比的是他對鄭樵的評價。章學誠一方面說鄭樵的《通志》“事實無殊舊錄”,但從另一方面來講,章學誠稱其“諸子之意,寓於史裁,終爲不朽之業矣”,又稱“《通志》精要,在乎義例。蓋一家之言,諸子之學識而寓於諸史之規矩,原不以考據見長也”。鄭樵的《通志》紀傳部分主要抄自前代正史而稍加連綴,在史實的考證方面並沒有做出什麼貢獻,但章學誠認爲,鄭樵將“諸子之意”寓於歷史敘述之中,從而終成“一家之言”。也正是鄭樵能成“一家之言”,故其《通志》被認爲是“不朽之業”。

民國以來,隨着“新史學”運動的興起,中國古代史學這一“重義”的傳統日漸式微,其間能夠堅守不失的,則有蒙文通先生。在蒙先生看來,爲史者當“揆諸《春秋》所以爲《春秋》之義”,是以其著《中國史學史》,便極重視傳統史著中的義理色彩與思想變遷。

1946年,蒙先生撰《跋華陽張君〈葉水心研究〉》,曾自述其學曰:“雙江劉鑑泉言學宗章實齋,精深宏卓,六通四辟,近世談兩宋史學者未有能過之者也。餘與鑑泉遊且十年,頗接其議論。及寓解樑,始究心於《右書》、《史學述林》諸篇,悉其宏卓,益深景慕。……後寓北平,始一一發南渡諸家書讀之,尋其旨趣,跡其途轍,餘之研史,至是始稍知歸宿,亦以是與人異趣。深恨往時爲說言無統宗,雖曰習史,而實不免清人考訂獺祭之餘習,以言搜討史料或可,以言史學則相間猶雲泥也。於是始撰《中國史學史》,取捨之際,大與世殊,以史料、史學二者誠不可混並於一途也。”蒙先生於此自稱其所著的《中國史學史》的特色是“取捨之際,大與世殊”,其關鍵則在於以爲“史料”“史學”兩者不可混而爲一。在他看來,清代的考訂之學,可以稱之爲“史料”的收集,卻不能認爲就是“史學”。對於蒙先生而言,“史學”必須有思想,是以他說:“史料是實,思維是虛。有實無虛,便是死蛇。”蒙文通的公子蒙默在《中國史學史》的序文中則說:“是先君子之言史也,顯以史學與史料判然有別。……與並世之以乾嘉考據羼雜西洋考據而大倡‘歷史學只是史料學’者固大不侔也。”

從《跋華陽張君〈葉水心研究〉》也可以看出,蒙先生這一觀點本之於劉鹹炘。劉鹹炘著有《史學述林》,開篇《史體論》便提出“真史學”“真史書”之說,其稱真史學“不止考證事實、品評人物。一切治史之功力,不能爲真史學”;又稱真史書“不止編纂材料、記載事實,一切記事書不能皆爲真史書”。在劉鹹炘看來,雖然凡記事之書從廣義上講都可以稱之爲史,但“若真史書,必有尋常記事書所無之素質”。又說“記注、撰述皆史職,而真史書惟撰述足以當之”。“記注”“撰述”之說本之於章學誠,章學誠把史著分爲“記注”與“撰述”兩大類,“記注”備記往事,“撰述”着眼未來,“撰述欲其圓而神,記注欲其方以智”。劉鹹炘則進一步發揮章氏之義,認爲“記注”只是史料的保存與編纂,尚不足稱爲“真史書”,唯有“撰述”具備“尋常記事書所無之素質”,亦即認爲“撰述”多闡發史料背後的思想與意義,從而能成一家之言,是以稱“真史書惟撰述足以當之”。從某種意義上講,蒙文通先生“史料”與“史學”分途,也正是章、劉“記注”與“撰述”之分野所在。

正是建立在區別“史料”與“史學”的基礎之上,蒙先生才認爲,“中國史學惟春秋、六朝、兩宋爲盛”。在他看來,“每種學術代有升降,而史學又恆由哲學以策動,亦以哲學而變異。哲學衰而史學亦衰”,而晚周、六朝與兩宋這三個時期的最大特色恰恰是“思想廓落”“哲學發達”,從而出現了大量堪稱“撰述”的史學作品,比如他指出:北宋時期“一排唐人博綜之學,研精義理,超絕古今。……逮於南宋,勝義紛陳,此史學之又一盛也”。反之,在這三個時期之外,大多是“記注”之學:“舍此三時,雖有纂述,才記注耳。記注、撰述,判若淵雲,豈可同語?濫竽良史,即班述《漢書》,唐修五史,蒐羅非不博,比校非不明,然漫無紀要,未睹風裁,謂之整齊故事則可,揆諸《春秋》所以爲《春秋》之義,寧無歉然!”

酈家駒先生指出:蒙文通的《中國史學史》“是第一部把歷史學的發展,置於中國古代學術思想發展史這一廣闊領域裡進行考察的史學史。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以來,對於我國古代史學的研究,雖然不斷有論著發表,其中絕大多數是就某一史書、某一史家或某一史著體裁進行的研究,名之爲史學史的專著,基本上是史學名著的介紹。蒙先生的《中國史學史》,是一項沒有先例的重要創舉”。酈先生確實指出了蒙文通的《中國史學史》的特色所在。上世紀20年代,梁啓超發起中國史學史研究,受梁氏影響,中國史學史大體以史官、史著、史家爲撰述主體,帶有較重的歷史編纂學或史部目錄學的色彩,就此而言,蒙文通的《中國史學史》在中國史學史的書寫中是獨樹一幟的。事實上,蒙文通之學,本由經入史,故其治史學,實免不了有經學的關懷,故其論史,強調要“揆諸《春秋》所以爲《春秋》之義”,此即遠承孔子作《春秋》的“重義”傳統。對於這一點,金毓黻看得最爲清楚,他說:“蒙君治史蓋由經學入,其治經學,更以《公》《谷》爲本柢,故所重者爲研史之義理。”

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講,歷史書寫畢竟不同於思想的論述,史學史也並不能簡單地視同于思想史。金毓黻評蒙文通“治史蓋由經學入”,其實是有微辭的。金毓黻指出:“愚謂能自撰一史者,乃得謂之通史學,否則高語撰合,鄙視記注,則成家之作必少。”言下之意,認爲蒙文通高語撰注,而鄙視記注之學,是爲其所不取。我們完全可以承認,如果沒有“史料”爲基礎,則“史學”必不能成其爲史學。

我們再回到孔子作《春秋》的傳統。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俞序》中引述孔子作《春秋》所說的話:“孔子曰:‘吾因其行事而加乎王心焉。以爲見之空言,不如行事博深切明。’”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也就是說,孔子之所以作《春秋》,是認爲空言義理,不如結合歷史之事實更可以讓人知曉善惡與是非之得失。因此,《春秋》之爲《春秋》,固然有“其義則丘竊取”這一“重義”的傳統,但同時也不是離事而空談義理。孟子謂“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其義則丘竊取之也”,只有事、文、義三者兼備,才堪稱之爲“史”。雖然在傳統史學看來,三者之中“義”更具有靈魂的地位,但“事”畢竟是彰顯“義”的載體。因此,後世優秀的史家從來不忽視“史料”的價值。以“成一家之言”爲旨趣的司馬遷,其所作《史記》,被班固贊爲“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從中可見司馬遷對史料覈實的重視。以重視“史義”著稱的章學誠則說:“不知義理虛懸而無薄,則義理亦無當於道矣。”又曰:“道混沌而難分,故須義理以析之;道恍惚而難憑,故須名數以質之;道隱晦而難宣,故須文辭以達之,三者不可有偏廢也。義理必須探索,名數必須考訂,文辭必須閒習,皆學也,皆求道之資,而非可執一端謂盡道也。”可見,對章學誠而言,同樣也認爲史事、史文與史義三者必須兼備。劉鹹炘則稱:“記註明而撰述之所以爲撰述者可明矣”,蒙文通先生也指出,“史料是構成歷史的基石”,又說“不諳考據而治史”是一大“缺點”,則劉鹹炘與蒙文通也不純然是鄙棄其所謂“考訂獺祭”之“史料”之學。由此可以看出,幾乎所有重視“史義”的史學家,對於“史料”的價值,也都是充分地予以肯定。

總之,對於歷史書寫而言,“史料”與“史義”的結合,纔是中國傳統史學的精義所在,其中“史料”是載體,而“史義”則是靈魂。沒有“史料”,史學之精神無所依附;但沒有“史義”,則“史料”也當失去其應有的生命,其或如章學誠所說,“史學不亡而亡矣”。而如傅斯年所謂歷史學乃“史料”學,其說顯然偏離了中國傳統史學的這一精神。正是在這一意義上講,史學史的研究誠當如汪榮祖先生所強調的,“我們要重新回顧中國史學的傳統”,“注重研究歷史學家如何思考問題,他的宇宙觀,對當時社會的觀感”,從而從文獻材料中“提煉史學思想、史學思維”。

信息採集:張嘉威

文字編輯:鮑玉波

媒體編輯:魏霆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