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白內障發病率增 長者佔8成

國人白內障就醫患者,60歲以上佔超過8成,達到全人口17%。醫師表示,年齡是白內障的最主要因素,長期暴露於紫外線下也會對水晶體造成損傷,平時最好配戴防紫外線眼鏡。(Shutterstock達志/鄭鬱蓁傳真)

國人白內障的發病率逐年增加,根據健保統計,2020年因白內障相關疾病就醫的人數約爲110萬人。其中,60歲以上的患者佔超過8成,達到全人口的17%。顯示出白內障在老年人口中的高盛行率。此外,2020年臺灣全年執行的白內障手術數量約爲24.4萬件,較2018年的22.9萬件增長6%。

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郭又瑋表示,水晶體的功能包括保持透明清澈、折射光線等,而年齡是白內障的最主要因素,隨着年齡增長,水晶體將會逐漸混濁,最終形成白內障。

除了年齡之外,長期暴露於紫外線下也會對水晶體蛋白質造成損傷,導致其變性及混濁,其他原因還有糖尿病、抽菸和酗酒及長期使用某些特定藥物如類固醇等,也可能引起核性白內障或後囊性白內障生成;而有高血壓、高度近視、遺傳基因等,若眼部曾受傷或接受過眼科手術也可能導致白內障提早生成。

郭又瑋指出,白內障典型症狀包括:視力模糊、夜間視力減退、對光線敏感、視物重影和色彩淡化等。這些症狀會隨著白內障的進展逐漸加重,最終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診斷白內障主要依賴眼科檢查,對於已造成視力障礙的白內障,最有效的治癒方法就是手術,移除混濁的水晶體並植入人工晶狀體,最常見的是超音波乳化白內障手術,近年則有飛秒雷射輔助超音波乳化手術,手術更精確,但成本較高。

儘管白內障的發生與年齡增長密切相關,難以完全預防,不過生活習慣的改變,也可以降低風險或延緩發展,郭又瑋建議,可配戴防紫外線眼鏡,避免過度暴露、糖尿病患者應嚴格控制血糖、避免吸菸和酗酒,並保持均衡飲食和適量運動,特別是高風險人羣,應定期進行眼科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白內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