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跟着神山走 臺灣半導體供應鏈準備進軍歐洲

李長榮化工集團總裁兼執行長劉文龍表示:「我們正計劃在德國投資,歐洲市場將是我們」。他表示,多年來歐洲晶片製造商將重心放在成熟技術,導致其製程效率低下及供應鏈萎縮。像英飛凌( Infineon)這樣的公司沒有使用優質的化學品,因爲其供應商仍在使用幾十年前的舊技術。他們不知道有多少最先進的化學品可以幫助他們提高產量。

劉文龍兩週前曾赴德國遊說政府爲晶片供應鏈公司提供支持。

李長榮集團是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臺積電的洗劑與溶劑供應商,而臺積電的另外三家臺灣化學品供應商也表示正在考慮到歐洲投資。

臺積電將與歐洲晶片製造商英飛凌、恩智浦和汽車供應商博世合作,在德國德勒斯登(Dresden)打造一座價值超過100億歐元的晶片製造工廠。這座歐洲大陸數十年來首座先進晶片廠預計於2027年開始投產。

在《歐洲晶片法案》吸引下,臺積電、英特爾和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都計劃在歐洲建造晶片廠,但專家表示,歐洲缺乏能支持晶片產能暴增的供應鏈。

歐洲某石化公司高層表示,歐洲的晶片產能已經十多年沒有成長。歐洲大陸所有晶片製造商都使用28奈米或更老的成熟製程。歐洲電子級化學品製造業的生態系與產出品質根本不適合供應先進的技術節點,如臺積電在德勒斯登或英特爾在馬德堡(Magdeburg)的先進晶片工廠。

臺積電執行長劉德音6月時曾表示,歐洲晶片供應生態系統的缺口是「我們最擔心的事情」之一,但他也表示,德國政府已經允諾會協助解決這個問題。

目前李長榮和日廠德山(Tokuyama)是全球唯二的先進半導體化學品供應商。德山表示未來10到20年可能會將歐洲視爲潛在市場,但近期內亞洲仍是其唯一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