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週期波動遠超以往 頭部企業代表建議:不太好的早點考慮轉型
財聯社11月20日訊(記者 劉夢然)當光伏全產業鏈面對“越賣越虧”的境況時,降本或許已成爲產業發展的非必要選項。11月17日到20日,第七屆中國國際光伏與儲能產業大會在成都舉行。會議期間,多位企業家和業內人士呼籲認爲,繼續降價對產業的發展貢獻已經越來越小,特別是在價格與成本背離的情況下,光伏陷入近年來少有的危機當中。
會議期間,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提供的數據顯示,121家上市光伏企業中,今年有39家淨利潤虧損;今年光伏行業各環節價格相比2023年高點下降幅度在60%-80%,今年下半年多數環節虧損運行;2024年前三季度,製造端產值同比下降超過44.7%。王勃華認爲,行業波動造成的虧損規模遠超以往三次行業波動。
業內的共識是,週期見底回升尚需時日,穿越週期的緊迫性更勝以往。晶澳科技(002459.SZ)副總裁李棟在交流中提到,不太好的企業可以更早地考慮轉型。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認爲,當前光伏行業正處於深度調整期,面對新的週期和外部環境的複雜形勢,企業和行業需要保持適當的節奏。“必須明確競爭的正反兩面性,引導行業適度競爭,避免惡性競爭。”
多個環節價格跌破成本
根據光伏行業協會發布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光伏新增裝機160.88GW,同比增長24.8%。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在同期進行的“新能新質”綠色能源發展論壇上透露,消納紅線放開至90%,大基地項目建設加速,電網建設進程加快以及多舉措支持分佈式發展等系列舉措託舉裝機需求,預計全年新增裝機將超過年初預期。
劉漢元在接受財聯社等媒體採訪時認爲,光伏行業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與未來市場規模和需求相比,還有10倍到20倍甚至更大的發展空間。
他認爲,中國在全球光伏行業中佔據絕對優勢,85%以上的市場被中國大陸企業佔據。中國企業在東南亞也有大量產能,不僅產量大,而且產品質量高、轉換效率高、成本低。歐美日韓的光伏企業生產成本是中國的兩倍以上,儘管有關稅保護,但無法改變中國在全球光伏產業中的領先地位。
降本增效曾是光伏產業發展的主旋律,但面對產業鏈“內卷”持續,低價競爭傷害行業發展的現狀,如何在“卷”與“不卷”中獲得平衡,是所有光伏企業面臨的難題。
談及當前現狀,劉漢元認爲,適當的“卷”、必要的“卷”是行業活力和動力的來源,但需要避免惡性競爭。內卷是雙重性的,這個過程當中維持了中國在全球領先,維持了整個行業不斷迭代的速度。引導這個行業適度“卷”,避免惡性的“卷”,保持一定的競爭和速度的同時,維持未來發展的良好態勢。
天合光能(688599.SH)董事長高紀凡在會議致辭中提到,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更要直視面臨的困難。2024年,中國光伏正在經歷史上最嚴峻的挑戰。多種因素疊加影響,供需關係嚴重失衡,行業陷入內卷式惡性競爭,內卷也外溢到國際市場,還導致了貿易保護加劇,中國光伏產業的利益和形象均受到影響,行業已陷入近年來少有的危機當中。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李俊峰認爲,在追求平價上網的過程中,光伏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繼續降低成本是可能的,但必須注意,從去年或稍晚兩三個月開始,價格與成本之間的背離已經顯現,這標誌着一個問題的出現。
雖然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是所有行業的永恆目標,但當價格嚴重偏離成本時,這種競爭就變得不合理甚至不正當。李俊峰提出,我們需要明確區分這兩個概念:持續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益是一個長期的目標,而低於成本價銷售則是不可接受的。這是行業內一直在呼籲解決的問題。
協鑫科技(03800.HK)聯席首席執行官蘭天石也認爲,從成本模式和製造降本的角度來看,我們已經達到了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如果繼續追求高質量發展,無非是將度電成本從一毛錢再降到幾分錢,但這對整體邊際貢獻有限。
行業回暖還需“持久戰”
今年以來,多晶硅、硅片、電池和組件價格同比下跌,行業虧損嚴重。對於週期何時見底一直是業內關注熱點。美科股份董事長王祿寶認爲,此輪週期的調整可能會持續到2025年第二季度。從硅料到整個產業鏈都在虧損,包括耗材也在虧損,這種情況不能再繼續下去了。他認爲,從原材料開始就不能虧本銷售,任何行業長期虧損都是不可接受的。
晶澳科技副總裁李棟的預測偏向保守。他認爲,過去的市場一直在高速增長,最初的2-3GW增長到20-30GW,再進一步增長至100GW,目前市場規模已達到500GW。根據行業數據預測,到203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11千GW。儘管如此,預計未來市場的年增長率將在十幾個百分點到幾個百分點之間。
因此,市場增速放緩,已經很難解決當前的產能問題,這輪週期可能會更長。李棟認爲,有些企業可能一兩年就消失,有些企業可能兩三年後,這是所有企業面對共同的壓力。即使能走出來(活下來),短時間內供需失衡會讓企業稍微好轉,但由於產能極大過剩,短時間內仍會陷入很大壓力。
當前,所有企業要面臨的問題是,如何穿越產業週期。李棟認爲,要穿越週期的企業必須具備幾個條件,包括市場全球化,製造運營全球化,以及新技術的佈局等。這些是對衝全球需求供需和貿易保護等手段的基礎。
他認爲,優秀的企業依然能穿越週期,而表現差的企業可能面臨較長時間的壓力,甚至可能很快被淘汰。整個行業確實面臨較大壓力,建議一些不太好的企業可以早點考慮轉型,這個行業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樂觀。
SEMI中國光伏標準委員會聯合秘書長呂錦標也在現場表示,從今年SNEC展會以來,行業的主要企業一直在反思這個問題,特別是到了第四季度,基本上達成共識,並逐步採取了一些行動。然而,真正要觸底反彈,還有一段路要走。關鍵要看明年上半年龍頭企業如何把握調整機會。
需要注意的是,相比於龍頭企業一年虧損數十億甚至更高額的虧損,配套企業大多是中小企業,由於家底不厚,這些企業壓力更大。呂錦標提到,如果讓他們一年虧損上億元,就會非常困難。爲了維持局面,這些配套企業仍在加緊生產。而因爲售價較低,對配套產品的價格壓得很低,甚至幾乎沒有利潤,賬期等方面也壓得很緊,這是要警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