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不能委屈了防疫背後的無名英雄

前則的新聞肯定臺灣醫療品質及防疫成效,也是過去醫療人員素質佳、醫院品質好所累積的成果。但後面的二則新聞卻告訴我們,醫療的制度出了問題,在預算、人才、設備的投資上不如以往,醫師也可能流失、護理人員面臨短缺,未來可能會埋下臺灣醫療品質崩壞的潛在後遺症。

臺灣健保已經推行到第二代,代表第一代健保財務出了問題,無以爲繼。目前第二代健保財務也面臨財務拮据,但在民衆對全民健保滿意度居高不下之際,中央健保局不敢貿然改革,只好繼續削減醫院、診所的預算,採行成本降低(cost down)的模式。而採行總量管制、成本降低的方式,導致醫院設備、人才的投資不足,將影響到臺灣醫院、診所的長期競爭力,以及醫療品質的下降,值得正視。

臺灣在此次COVID-19的防疫中備受舉世的肯定,除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ECC)的超前部署、防疫得宜,民衆嚴守紀律、勤戴口罩,加上嚴格的邊境管制,才造就了傲人的防疫成果。但我們也不能忽略了防疫的最後一道防線,也就是醫院/診所的把關與後勤支援。尤其在疫情一開始的重症治療,醫護人員不眠不休、放棄假期、無私奉獻,以及疫情中後期的防疫規範執行、施打疫苗及相關治療。對於這些無名英雄防疫的大力投入,我們不僅未加以重視,反而不斷刪減預算,真是情何以堪?更何況還會衝擊到未來臺灣醫療品質,與醫護人員堅守崗位繼續奉獻的企圖心。

我們試着將臺灣醫療品質在這次防疫投入加以量化來計算其貢獻。臺灣前年(2020)的經濟成長率爲3.36%,和已開發國家平均經濟成長率 -4.50% 相比,多了近8%;去年(2021)經濟成長率更超過6%,和已開發國家平均經濟成長率5%推算,多出約1%。這二年來共計多出9%成長率,扣掉美中貿易戰、臺商迴流、海外資金匯回的貢獻,如以四分之一估算,則其中有2.25%可以說是臺灣防疫帶來的經濟貢獻。臺灣2021年的GDP大約是新臺幣20兆,2.25%的防疫經濟效益大約是4,500億元,如其中有三分之一是來自醫療診所的防疫貢獻,則有1,500億元左右的經濟效益,其貢獻價值不容忽視。

因此,爲了肯定醫療院所在此次防疫的成效,以及維護醫療界長期的競爭力,我們認爲政府應該有以下的做法:

第一,在去年(2021)稅收超收4千億元的基礎下,政府考慮編列特別預算,或自既有的基金如愛滋病防治基金、菸酒捐撥出預算,一次性的補助醫療院所,使醫療院所恢復既有的功能跟活力,否則在既有的制度下,只能不斷的成本降低,長期將衝擊醫療品質及爲民衆健康把關的能力。

第二,鬆綁自費部分的規範,如審查頻率降低,甚至可配合政府電子化支付普及的政策,電子支付比率高的醫療院所則降低其縣市衛生局的審查頻率。同時,可以考慮有加入衛福部國際醫療工作小組的院所,其國際病人(未在臺灣繳稅)的收費標準只需報備而非核備。此外,在長期上更可考慮逐步開放至國人的所有自費項目。在自費部分鬆綁下,醫院可以衝高營收,並降低對全民健保的依賴。

第三,護理人員薪水不高而且責任重,因此點數應該提高。目前臺灣護理系畢業的學生,只有不到三成進入醫療院所擔任護理人員。如能提高點數,爲其適度加薪,纔可以肯定他們在防疫過程中的貢獻,並降低其流動率。

第四,全民健保除了目前使用總量管制之外,應該挪出一定比例經費,獎勵醫院進行創新、推動國際醫療、加強技術突破等,朝價值提升(value up)的方向逐步邁進。

衛福部、中央健保局除了規範之外,也應訂有一定比率的產業化指標,做爲評鑑的基礎,鼓勵醫療院所開發國際醫療、細胞治療、遠距醫療等不須依賴健保給付的領域發展,才能兼顧全民健康、健保財政及醫療品質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