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集錦|鄭永年:在教育領域,不能僅滿足於數量上的擴張
IPP評論是國家高端智庫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官方微信平臺。
導語: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提出要提高教育供給與人才需求的匹配度。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科學研判人力資源發展趨勢,統籌抓好教育、培訓和就業。
對此,鄭永年教授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表示,在教育領域,不能僅僅滿足於簡單的數量上的擴張,教育部門也需要根據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對各階段教育系統的設置進行引導。教育體系改革需要加強對學校屬性的分類,既要有頂尖的研究型大學,也要有一流的培養技能工人的職業院校。
此外,鄭永年教授近期還先後受邀參加了多個學術論壇,圍繞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第四次工業革命與政治秩序等主題發表觀點。
IPP評論特將鄭永年教授最新觀點進行彙編。
鄭永年:我們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需要提高
2024年10月23日“21世紀經濟報道 ”
日前,鄭永年教授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表示,當前人力資源供給與經濟發展的需求之間存在不匹配的現象。因而在教育領域,不能僅僅滿足於簡單的數量上的擴張,教育部門需要根據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對各階段教育系統的設置進行引導。
此外,對於現在就業市場上出現了一些供需結構性錯位的情況。他認爲,高質量教育不等同於發展高等教育,既需要研究型大學,也更需要直接可以培養工匠的中職、高職院校。
在採訪中,當被問及對高質量就業的理解時,鄭永年教授表示, 以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關鍵要解決的是人力資源從哪來的問題。
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在工業機器人基礎應用實訓室內開展工業機器人操控技能訓練。
圖源:新華社
他強調,中國經濟正在從過去的規模擴張轉向高質量發展,在此過程中人力資源供給與經濟發展的需求之間存在不匹配的現象。在教育領域,不能僅僅滿足於簡單的數量上的擴張,教育部門也需要根據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對各階段教育系統的設置(包括學科、專業、選拔考試等)進行提前引導。
此外,針對就業市場上出現了一些供需結構性錯位的情況,鄭永年教授指出,高質量教育不等同於發展高等教育, 教育體系改革需要加強對學校屬性的分類,既要有頂尖的研究型大學,也要有一流的培養技能工人的職業院校。
我國高等教育專任教師規模從2012年的149.46萬人增長到2022年的197.78萬人。
圖源:新華社
他表示,目前中國的公共政策需要系統的思考,教育不僅僅是教育問題,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企業、家庭、學校、社會機構等等,要妥善解決教育資源、財政資金在不同的研究型大學和職業學校之間分配不夠均衡等問題。
在迴應記者關於“促進教育跟市場、產業更緊密的結合”的提問時,鄭永年教授指出,一些產學研做得好的地方,社會資本對學、研的投入也更高,因爲投入的資金需要更加高效的產出回報,其中一個關鍵就是讓更多的科研資金、科研資源流向年輕人。
鄭永年:澳門的未來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
2024年10月25日“大灣區評論”
2024年10月21日,鄭永年教授應邀參加在澳門大學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組辦的“澳門特色‘一國兩制’回顧與展望”論壇。
鄭永年教授在會上的發言中強調,“澳門的未來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可以參照國內外優秀招商引資經驗,打造一支高度專業化和國際化的招商團隊,主動“走出去,請進來”。澳門可以發揮天然優勢,積極對接先進的國際規制和規則,助力構建區域統一市場和國家統一大市場。
澳門與珠海橫琴。圖源:新華社
*觀點內容整理自公衆號“大灣區評論”發文《》。
鄭永年教授指出,從物理空間和利益空間的角度來看,老澳門的發展空間十分有限。他認爲,澳門的未來在橫琴。
他進一步指出,可以參照成功的國際經驗和國內一些自由貿易區或者經濟特區的成功經驗,來討論橫琴發展的可能選擇。
1. 制定有效的移民政策。發展新產業所需要的相當一部分人口需要通過人才或移民政策來補充。在城市發展方面,澳門現在的定位是建設成爲國際化大都市,因而需要有效的移民政策。
澳門半島一角景色。圖源:新華社
2. 需要發展新產業。澳門提出了“適度多元化”的目標,聚焦四大領域,即中醫藥、金融、科技和文化旅遊。這個定位符合澳門所具有的潛在比較優勢。以美國鐵鏽帶爲例,任何一個高度依賴單一產業的經濟體,其發展都是不可持續的。即使是富裕的中東石油經濟體也在拼命擺脫對石油的過度依賴,追求經濟的多樣性和多元性。
3. 構建集羣產業。進入全球化以來,產業的發展呈現出集羣化趨勢。橫琴上述產業領域的發展也需要通過集羣化來實現。集羣化不僅關乎供應鏈和產業鏈的安全,更關乎競爭和效率。同時,橫琴的供應鏈和產業鏈還可以進行全球佈局,至少需要延伸到葡語系國家。
4. 組建一支高度國際化的招商團隊。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的成功在於早期雙方組建了一個由新加坡引領的高度國際化招商團隊,從世界各地引入高端的“集羣產業”。橫琴要實現集羣的產業發展,需要打造一支高度專業化和國際化的招商團隊,主動作爲,“走出去,請進來”。
2023年10月,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發佈了《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根據規劃,除金融業外,澳門還將瞄準高新技術產業和會展領域。
5.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社會)的關係。從國際經驗看,橫琴需要的是一個爲企業和社會提供服務的強政府,而非一個替代企業和社會職能的強政府。
6. 踐行“港澳+”。只有規則和規制的統一,才能構建區域統一市場和國家統一大市場。在這方面,港澳具有獨特的比較優勢。橫琴可以率先踐行“港澳+”模式,即在全面對接銜接港澳規則規制的基礎上,加上新的規則規制。在此基礎上,可以“以點帶面”,最終擴散到珠海甚至整個大灣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圖源:新華社
鄭永年:注重體制改革,確保政策高效落地實施
2024年10月22日 鳳凰新聞
9月份以來,中國政府出臺一攬子增量政策。對此,鄭永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頒佈對於增強市場信心、改善經濟預期很有必要。而在未來,政府還需要注重體制改革,以確保政策高效落地實施。
鄭永年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需發揮地方政府和企業家的靈活性,避免監管過度。
“在我看來,中國在高科技發展方面潛力非常大,一塊是生物醫藥,一塊是人工智能,一塊是互聯網,尤其是在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地區大有可爲。”
他認爲,粵港澳大灣區憑藉基礎科研和產業鏈、供應鏈完善的優勢,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大有可爲。大灣區城市需要避免內捲髮展,發揮各自的優勢,以合作推動協同發展。
鄭永年:第四次工業革命與政治秩序的關係
2024年10月26日中國新聞網
10月26日,以“技術革命與政治經濟秩序變遷”爲本屆主題的第四屆“中國政治經濟研究上海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鄭永年教授應邀參加會議並作主旨演講。
鄭永年教授在會上的發言中表示,在技術革命的大變革時代背景下,特別要發展亞洲、尤其是中國的學術話語權,對話國際學術共同體,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經濟學,讓世界看到亞洲、看到中國。
隨後,鄭永年教授圍繞“第四次工業革命與政治秩序”的主題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要理解依託於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與政治秩序的關係,需要從經濟基礎、上層建築以及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互動中展開分析,並強調社會關係必須作爲關鍵的中間變量。
鄭永年教授還分析了廣義上技術的五個顯著特徵,包括技術能力的高度集中性、管理的高度中央性、競爭的高度封建性、使用的高度壟斷性和受衆的高度分散性,以及對當代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新要求。
鄭永年:AI假裝是人類,中美怎麼辦?|IPP國際會議
鄭永年:振興經濟的“一制三策”
鄭永年:民營企業與產業發展
關於I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