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策站》酒駕「半故意殺人」判死也不算過分(呂蓬仁)
桃警防範酒駕大執法,男臨檢點前回轉竟被查獲是6度酒駕。(警方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名嘴媒體人黃𬀩瀚的母親晨運被撞死,日前高雄一家四口走斑馬線遭撞飛,造成一死三傷,都是酒駕惹的禍!酒後開車肇事頻傳,失序行徑日益猖狂,警察攔檢還茫酥酥「魯蒼蒼」,刑度加重仍一副不在乎模樣,前仆後繼「視死如歸」〈通常死無辜路人他平安歸〉,爾來危險駕駛入獄的犯罪直逼吸毒者,付出沉痛的社會成本,不啻一項異常警訊!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認爲「應視酒駕爲蓄意殺人」,建議交通部修法將累犯「汽車沒入」。
「酒駕殺人」任憑怎麼咒罵也不絕跡,光靠官員千篇一律震怒及被害家屬無盡哀傷,再過百年「嚴懲不貸」與「希望我兒是最後受害者」臺詞還是反覆聽到,綠官酒駕前科不鮮,怎肯用重典治酒駕。李鴻源獨到見解當獲認同,它尚有重罪羈押附帶效益,後段想法則多此一舉,刑法就「供犯罪所用之物」本有「得沒收」之規定,只是這把利器法官「吝用」罷了!侵害財產權之裁處由司法部門出手,絕對比行政機關具正當性的。
酒駕零容忍,重罰遏制刻不容緩,對於酒駕造成死傷者增列死刑、無期徒刑,法務部應列修法方向,立法院列優先法案朝野應有共識,儘速三讀順應民意,此修法千呼萬喚仍延宕,概因高官民代「犯罪率」不低,擔憂大水沖倒龍王廟吧?法務部擬以酒測值0.75ppm爲認定犯意標準,那0.74呢?別忽略儀器有一定誤差,故意與過失差0.01微差,真乃「命懸一線」!
酒後不開車靠的是自制,他律效果較有限,因爲愛喝橫豎愛喝,缺考慮後果理性,總認爲不會那麼倒楣被警攔到,甚至抱持大不了拘役幾天「最壞打算」。法規猶未處罰酒駕之前,自認酒量尚佳的筆者也常享杯觥交錯之樂,只是貪杯歸貪杯,一旦黃湯肚裡作怪,沒把握情況一定躺車內待消醉才上路,自開罰後,聚餐之邀儘量敬謝不敏,就算參加亦堅守滴酒不沾防線,過去敬酒至少打通關兼繞三巡,現在杯中物換成果汁,不欲遭不屑眼光,只好識趣自喝自的,醺醺醉意躲路檢,公務員不良示範竟還笑別人是守法稀有動物,殊屬不當也!
吾另類思維——酒駕撞人,判死誰曰不可?依一般經驗判斷,一個清醒常人對於酒後開車撞死人之可能性,應可預見,若在所不惜執意行之,任何人都可能成受害客體,是「不確定故意殺人」,查吾國刑法規定,殺人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即使沒撞人,未遂犯僅「得按既遂減輕」,法院不減輕偏以最高「法定刑」量處,有何不可?縱然這樣未充分審酌犯罪情狀的重判,與目前的輕判常態同屬違反比例原則,被上級審推翻機率幾乎百分百,且法匠角度看天下的「法界評論家」也不太可能支持該此論點,人權衛道之士尤必撻伐,但審判官仍該千萬人吾往矣建立一號非比尋常之「判例典範」。
酒駕責任休想轉嫁,酒禍代價必因酒後怠駕,所以酒後請代駕可免酒後付代價。接連發生「開車殺人」讓人深惡痛絕,簡直罪無可逭!對這類執迷不悟之徒,道貌岸然的法曹不能老「斯文判決」,畢竟等閒視之只會姑息養奸,人權組織也切莫再「往者已矣」,亂世用重典,重病需要烈藥醫,非常破壞纔有非常建設,非常改革需得非常手段,純酒駕未肇事的高額罰款即可,若至死傷則應一概死刑與偏重徒刑擇一,賠率懸殊不對等賭局,看誰敢下注!
拿葉少爺案例,黎明前「飄飄然一撞」即直接間接奪去三條寶貴生命,瞬間造成兩個破碎家庭(白髮送黑髮及獨留8歲孤女),「葉小開」屢犯不悛又犯後毫無悔意,先是炫富,之後脫產規避賠償,媒體及社會大衆關注事件猶敢有恃無恐,囂張程度可見一斑!有錢人怕死怕關,對付目無法紀紈絝子弟,引用「不確定故意殺人」罪名治之,剛好而已,此際全民公敵民氣可用,酒駕零容忍,依律予以「處立決」或終身監禁搭配鞭刑,顯然跨黨派新社會共識了。
(作者爲退休公務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