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的真相
(圖/車庫提供)
「這是恐怖片!」看過日片《怪物》的朋友們紛紛下了這個結論,而且什麼內容都不願透露,深怕破壞觀影樂趣。讓膽小的我必須鼓起勇氣,獨自一人進電影院看恐怖片,畢竟是枝裕和導演、《東京愛情故事》阪元裕二編劇、加上阪本龍一的音樂,這重量級合作,就算恐怖,應該會是美好又不見血的恐怖。
劇情就不說了。雖沒有暗夜追逐、沒有冤魂纏身,確實是意義上的恐怖片,不到1CC的流血量,卻讓人膽寒,即使簡單一隻球鞋,都帶着十足的後座力。
阪元裕二的劇本得到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採用小說中常見的多重敘事手法,透過4位角色的主觀角度,對同一事件卻說出截然不同的內容,組合出電影沒有談及,我們卻都身在其中的世界。確實巧妙高明。
這種現象在是枝裕和的鏡頭底下也呈現出詩意,依照時間序進行,沒有幻想、沒有畫外音,也沒有鳥瞰的神之觀點,每個角色描述的世界都會在同樣時間聽到同樣的喇叭聲,卻帶來不同感受。他總是能把殘酷拍得浪漫。
片中3個家庭各有缺席,有的爸爸不在,有的媽媽不在,有的孫女不在。在日本社會,最高指導原則就是「不要造成他人困擾」,對敏感話題避而不談,深怕冒犯對方。因此當媽媽到學校想找老師溝通,老師們在狹促空間齊身彎腰致歉,連眼神都不敢對上,媽媽覺得拳頭打在棉花上,更加肯定校方集體欲蓋彌彰,必須不斷鬧大事情才能讓對方正視自己。就這樣,因爲不信任也不溝通,每個人都揹負着自己想像的悲情前進。
是枝裕和導演的電影總帶着許多符碼,而且裡面的家人關係總是非比尋常。好比我最喜歡的《空氣人形》,男主角把充氣娃娃當作最親密的愛人;《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媽媽一談戀愛就忘了自己是4個小孩的媽媽;《小偷家族》裡的一家三代都沒有血緣,卻享受着包容的親情。演過「阿信」的田中裕子接下阿嬤這個吃重的位置,她的眼神讓電影更耐看。
我們每天也如片中角色們,靠着自己親眼看到、親耳聽到、親自接觸與感受到的資訊,組合出一套我們相信的真相,並指責其他沒看出「真相」的人企圖掩蓋,就此畫分善人與惡人。「喂藥案」如是、「白飯之亂」如是,「五億男」如是。
在現在社會中,「真實」已經變成一種信仰,進而妖魔化想像中的對造。但我們看到的真相,是否有所侷限?在問出「怪物到底是誰呢?」之前,是否更該想一想,我們想像中的怪物,真是怪物嗎?(作者爲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