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琵琶幽怨多
王紅(古典文學教授)
西漢時高祖劉邦初定天下,匈奴是北邊最強外患,劉邦曾被他們圍困於白登山,狼狽萬分。漢王朝暫時無力與匈奴全面開戰,劉敬向劉邦獻策“和親”:陛下如能將嫡長公主嫁給冒頓單于爲妻,單于以之爲閼氏,生子必爲太子。冒頓在世,他是您女婿;冒頓死,您外孫就是新單于,世上哪有外孫和外公打仗的呢?
劉邦認爲主意不錯,準備將他和呂后所生的魯元公主送往匈奴。呂后不幹了,說:“我只生了太子和一個女兒,怎能將女兒送給匈奴!”日夜哭鬧。劉邦無奈,選了個宮女冒充公主,送給冒頓單于爲妻。
漢王朝歷史上的第一次“和親”,送出的就是冒牌公主,以後歷朝歷代出塞的假公主遠比真公主多得多。王昭君是“後宮良家子”、入宮數年見不到皇帝的待詔宮女,與皇室全無血緣關係。唐代也是和親頻繁的時代,真公主只有肅宗女寧國公主、德宗女鹹安公主等幾位,最著名的文成公主僅爲唐太宗宗室女。
在和親的各種人選中,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挑一個宗室女(皇帝的侄女、侄孫女輩)賜公主封號送往塞外。如漢武帝通西域,結好烏孫國(地在今吉爾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一帶),封犯罪自殺的江都王劉建之女細君爲公主,遠嫁烏孫王昆莫。
細君到烏孫,語言不通,飲食不慣,昆莫老到足以做祖父。細君日夜悲愁,作楚歌說:“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爲室兮旃爲牆,以肉爲食兮酪爲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爲黃鵠兮歸故鄉。”這傷感的《烏孫公主歌》一直流傳到今天。
更尷尬的事接踵而至:昆莫想傳位給孫子岑陬,要細君改嫁岑陬。在漢家禮儀教化下長大的公主怎能接受?上書漢武帝,武帝下詔:按烏孫習俗辦,我要和烏孫聯手打匈奴。意思很清楚:送出的禮物怎可收回?這不影響兩國關係嗎?委屈的細君只好再嫁孫子,不久就病死了。
武帝又將吳楚七國叛亂中兵敗自殺的楚王劉戊的孫女解憂封爲公主,送給岑陬爲妻。解憂公主先後做了岑陬、岑陬堂弟翁歸靡、岑陬胡妻之子泥靡三位烏孫王的妻子。金枝玉葉的漢家貴族女子,在丈夫死後再嫁小叔、三嫁名義上的兒子,以一身維繫漢室與烏孫的聯盟,在烏孫生活五十多年。幸好解憂性格遠比細君堅韌,身邊又有一位極富政治智慧、善於外交斡旋的侍女馮嫽(史稱“馮夫人”),雖幾度經歷烏孫政局劇變,終能自保,年近七十時回到長安,兩年後病逝。
唐代“安史之亂”中,肅宗借回紇兵平亂,以後很長時間內唐王朝都不得不以“和親”維繫與回紇的關係。真公主不夠用,就送山寨版的。鐵勒族名將僕固懷恩先立大功後叛唐,家眷沒入後宮。他的兩個女兒先後被封爲公主送往回紇和親。
相傳其幼女崇徽公主出嫁經過汾州靈石(今山西省靈石縣),路險難行,以手掌用力撐着石壁前行,居然在石壁上留下手掌印。晚唐時,詩人李山甫經過靈石,想起這個悲傷的傳說,寫詩吟詠:“一拓纖痕更不收,翠微蒼蘚幾經秋。誰陳帝子和番策,我是男兒爲國羞。寒雨洗來香已盡,淡煙籠着恨長留。可憐汾水知人意,旁與吞聲未忍休。”(《陰地關崇徽公主手跡》)
“和親”是從漢代開始處理民族關係的一項重要策略,在客觀上多少發揮過節制戰爭、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作用。但“和親”事件中的“公主”們,命運根本無法自主。風沙漫漫,道阻且長;前路昏昏,吉凶難卜。“公主琵琶幽怨多”纔是她們的真實情狀。
2024.11.10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