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被曝嚴管員工自媒體賬號!炫富、泄密、詆譭同業統統管起來,集中登記與自查進行中

財聯社8月9日訊(記者 閆軍)由研習生個人自媒體賬號引發輿情,成爲當下金融機構加強規範員工言論的又一轉折點。

繼基金、券商紛紛發佈實習生管理制度之後,財聯社記者獲悉,近日,有公募基金要求對員工個人管理的微信公衆號、視頻號、微博、抖音、快手、小紅書等海內外自媒體平臺賬號進行全面梳理、集中登記與內容自查。管理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集中登記,員工個人賬號需在8月16日之前報送監察稽覈部,員工後續新開設的各類自媒體賬號應在註冊10日內向監察稽覈部進行登記;

二是運營內容自查,包括檢查賬號是否發佈過違法違規、違反行業自律規範或其他不當言論,包括但不限於炫富、凡爾賽、行爲失德、詆譭同業、泄露未公開信息及公司商業秘密等,自查內容同樣需要在8月16日之前完成上報。

對於基金公司對員工個人自媒體賬號管理持續加強,有央國企系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早在兩年前已經着手梳理員工個人自媒體賬戶的管理,並內部出臺了相關要求。在此次券商研習生事件之後,股東方也要求再度完善相關管理規範。

另有一家公募相關人士介紹,公司此前就公司爲主體的自媒體號、員工自媒體號出臺過相應的管理制度,比如進行文明上網、謹慎發言,嚴防泄密,不造謠、不傳謠等方面的呼籲與號召,但是暫未收集員工自媒體賬號信息進行統一監管。

事實上,這不是行業第一份員工自媒體自查自糾通知流出,在上一週,有基金公司要求要求規範員工(包含實習生、外包員工)自媒體使用行爲,檢查註冊的賬號和運營的內容是否有不合規情況,例如炫富、凡爾賽、黑嘴、行業失德等問題。

公募加強員工自媒體賬號管理

員工自媒體賬號的規範與管理還在進行中。

從全面落實基金行業核心價值觀,維護行業及公司的良好聲譽等角度出發,不少基金公司把員工自媒體賬號的使用納入日常管理之中。

有基金公司發佈的管理通知要求,在8月16日之前,需向監察稽覈部上報員工開設的各類自媒體賬號,如有新註冊也需要10日之內進行登記。此外,在8月16日之前開展員工個人自媒體運營內容的自查,包括但不限於炫富、凡爾賽、行爲失德、詆譭同業、泄露未公開信息及公司商業秘密等。

此外,公司還表示,後續將定期或不定期對員工對外言論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監測。如發現員工自媒體違規發佈不當信息或傳播涉密信息的,公司將依照相關規定啓動內部合規問責程序。

對於出臺針對員工自媒體管理的通知的緣由,公司表示,加強個人合規意識,強化責任擔當,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自律規則及公司對外言論管理相關規定,踐行行業文化,遵守社會公德,不得出現任何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危害公序良俗、或傷害公司及行業聲譽的行爲與言論。

“研習生在自媒體自私發佈消息帶來輿情,給行業敲響了警鐘。”某公募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事件發生後,公司也在第一時間與研學生進行了溝通,目前公司實習生還在正常實習,但是研學生已經陸續勸退了。

另有公募合規人士表示,公司近期進行了相應的舉動,首先,縮減非在編人員的信息知情權,簽訂保密協議,減少非編人員接觸核心信息、敏感信息的渠道;其次,着手製定相關的制度規範,對全體員工加強保密要求。

還有公募基金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公司早已向員工進行了自媒體平臺發言的相關原則,從技術角度講,上報員工個人自媒體賬號後,加入系統即可實現監測,但是這也是費時費力的事情,公司當前更多是以公司的關鍵詞進行全網負面輿情的監測。

近期員工不當言論引發輿情頻現

7月下旬以來,金融行業頻頻因員工自媒體平臺言論引發負面輿情,行業變成“瓜田”,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也影響行業形象。

在當前金融行業降本增效、裁員降薪等背景之下,從業者本身面臨焦慮等負面情緒,而聲譽風險事件頻發,更是對整個行業帶來負面影響。

事實上,對於基金行業聲譽風險管理,監管早有要求。2022年6月,中基協就要求,基金管理公司應將聲譽風險管理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立健全聲譽風險管理制度和機制,有效防範和控制聲譽風險,妥善處置聲譽事件,減少對投資者造成的損失和對行業造成的負面影響。

2023年4月,中基協發佈《公募基金行業文化建設自律公約》,其中提到,針對少數從業人員謀取不正當利益、奢靡炫富、生活作風不正、言論失當等重點問題,應明確彰顯監管、自律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