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環臺演習最終日 3大壓軸項目超罕見

共軍環臺演習末日上演多個首次罕見壓軸任務。(大陸央視)

共軍環臺演習末日上演多個首次罕見壓軸任務。(大陸央視)

大陸《北京青年報旗下》政論公號「政知道」消息,共軍東部戰區日前消息披露,8至10日在臺灣海峽和臺島北部、南部、臺島以東海空域組織環臺島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末日,東部戰區拿出了三個罕見「壓軸」科目。火箭軍飽和攻擊海上移動目標,採取周邊快反、設伏快打、監視打擊等戰法,對海上移動目標進行火力追瞄,實施大彈量、多波次模擬火力打擊。

政知道稱,在此前歷次對臺演訓活動中,解放軍常導兵力(火箭軍)已多次亮相,但解放軍首次證實,可進行「火箭軍打擊海上移動目標」演習。

「區域拒止」能力是解放軍近些年着力打造的新質戰力。其中,「彈道飛彈打擊水面移動目標(航母)」能力作爲「區域拒止」核心,被公認是火箭軍獨步天下的「殺手鐗」。

相比巡弋飛彈,彈道飛彈具備速度快、射程遠、突防能力強等優勢。可傳統的彈道飛彈由於飛行航跡相對固定,只能對固定目標進行打擊。而火箭軍突破了通信、材料等諸多瓶頸,解決了彈道飛彈在末段衝刺時偵搜並追擊移動目標難題,獨創並裝配可以打擊海上移動目標的彈道飛彈。其中,東風-21D、東風-26此前已公開展示其打擊效能,被譽爲名副其實的「航母殺手」。

軍事評論員宋忠平解讀,火箭軍打擊海上移動目標,主要針對就是域外勢力的航母等大型水面艦艇。火箭軍這一「殺手鐗」,目前,現有的艦載防空系統無法進行有效攔截。「大彈量、多波次」,顯然是在驗證火箭軍對海上移動目標發起飽和攻擊的能力,在這樣的火力精度、密度下,防禦體系完備的航母戰羣也難以遁逃。火箭軍已經在鄰近海域構築起了可靠、有效的拒止屏障。

他表示,解放軍在演習中展示「殺手鐗」並官方通報證實,震懾意味顯而易見,屬意料之中。另外,在聯合演訓中進行相關演練,本身對提升火箭軍戰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好機會,對優化作戰流程有着重要意義。加之近日美國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羣正臨近海域,共軍此舉拿敵練兵的意味也很明顯。

政知道表示,同樣首次出現在對臺演訓通報的是突擊「疏泊艦船」:

東部戰區4月10日披露,當天,戰區海軍多艘執行戰巡進逼任務的驅護艦,針對性展開突擊「敵」疏泊艦船、海上封鎖等行動演練。

「針對性開展突擊疏泊艦船」,何爲「疏泊艦船」?

臺海網披露,去年5月,解放軍遼寧艦航母編隊曾在臺島以東約300公里海域演訓。報導引述分析人士觀點稱,該海域正是國軍艦艇戰力保存的「疏泊」區域。

宋忠平解釋稱,疏泊有疏散停泊之意。現代海戰中,交戰方爲了避免艦船在第一波攻勢中消耗殆盡,或會將部分艦船疏散停泊至相對較遠海域,伺機而動。若戰局有利,疏泊艦船或介入戰鬥進行支援,若戰局不利,疏泊艦船可逃離戰場。

「顯而易見,臺(國)軍疏泊艦船不論是介入還是逃跑,解放軍都是不會允許的。」宋忠平表示。

政知道指出,首次出現還有山東艦航母編隊參演:10日山東艦航母編隊位臺島以東遊弋待戰。宋忠平解讀稱,美海軍尼米茲級航母編隊正在臨近海域挑釁,日前已前出西太平洋的山東艦編隊加入環臺演訓,無疑是正面迴應,展示解放軍的意志、決心和能力。

他分析,解放軍航母編隊在臺海遂行任務,不但要抗衡域外勢力的水面力量,同時也是解放軍對臺海實施聯合封鎖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另外,從戰術角度來看,依靠解放軍岸基力量、部署在臺灣海峽中的海空力量,無法對臺島東側山區的高價值目標形成有效威懾。「能遊弋至臺島以東海域的航母編隊,依靠其艦載機和飛彈等裝備,可有效打擊臺島東側山區中的目標。」

宋忠平表示,回顧三天演訓活動,相比去年夏天演訓,針對性更強,科目也更加完整。「我們不光要看到很多新式裝備、新的演習科目被編入此次活動,同時也要看到體系作戰下解放軍的快速反應能力。」

大陸軍事科學院大校研究員趙小卓還對媒體總結稱,此次演練禁閉的力度更大、兵力運用更加靈活、實戰的意味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