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機業看2025 喜憂參半
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工具機近年出口值及產值統計
臺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統計,2024年臺灣工具機零組件出口年成長5%~10%,工具機出口則衰退。工具機公會理事長陳伯佳13日表示,川普2.0充滿不確定性,公會調查,業者對2025年臺灣工具機產業景氣呈現樂觀與謹慎並存,預估2025年工具機產業出口值年增5%~10%。
工具機公會13日舉行2025臺灣工具機產業展望記者會,公會創會理事長楊德華、名譽理事長許文憲都向政府喊話,臺灣不是隻有半導體,臺灣製造業有數百萬名員工,政府只重視半導體,會讓臺灣染上「荷蘭病」。許文憲認爲,政府重視半導體及AI產業,將工具機列弱勢產業,對工具機業不公平。
陳伯佳指出,工具機公會2024年底對會員廠商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業者對2025年景氣展望呈樂觀與謹慎並存的態勢,儘管大部分企業預期營收成長,但出口仍存在較大的不穩定性,顯示產業外部環境依然充滿挑戰。
陳伯佳表示,調查發現,54%工具機廠預期2025年營收成長、持平佔32%、衰退14%;50%工具機廠預估2025年工具機出口成長、23%持平、衰退27%。零件業87%預期2025年營收成長、持平13%;看好2025年零件出口成長佔50%、持平25%,衰退25%。
楊德華表示,2024年臺灣工具機產業產值降至22億餘美元,近十年來大減三分之二,2024年工具機業很慘淡。他預期2025年第一季是谷底,上半年不會很好,下半年有復甦機會,主因俄烏及中東戰爭可能在川普上臺後3~6個月結束,災後重建是臺灣工具機業機會。近年新臺幣匯率貶輸日圓及韓元,陸工具機業追趕上來,籲政府放手讓新臺幣續貶。
許文憲、百德總經理謝天昕認爲,川普力推美國製造業迴流,美國人力不足以支撐。許文憲表示,美國工具機產業外移,臺灣是美國重要供應鏈夥伴,政府若能與美國談判,川普推製造業迴流對臺灣工具機業有正面幫助。謝天昕指出,目前看來美國對臺課徵關稅是勢在必行,大家都一樣就還好,若只針對臺灣,政府要因應,與美國協調拿到較好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