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先行 麗水示範

奮鬥實幹、擔當爭先。

地處浙西南革命老區的麗水,是全國20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之一,創建全國革命老區共同富裕先行示範區,既是省委賦予麗水新的發展定位,也是市委五屆六次全會明確的三大戰略任務之一。

近年來,全市上下忠實踐行“麗水囑託”,奮楫力行“麗水之幹”,加快走出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之路、山區共富先行之路,讓“共同富裕”成爲羣衆看得見、摸得着、真實可感的幸福。

△蘭雷偉 攝

創新引領,是打破老區發展動能不足瓶頸制約的關鍵一招。

我市以“鏈長制”爲牽引,推動產業強鏈提升,構建以創新爲顯著特徵的五大生態工業主導產業,今年1—9月,全市五大主導產業實現規上產值1339.1億元,同比增長16.4%,高於全部規上產值9.3個百分點,佔全部規上產值的比重爲73.6%,特色半導體產業平臺入選省“萬畝千億”新產業培育平臺。

同時,我市加快推動創新鏈、招商鏈、產業鏈深度融合,超常規力度實施招商引資戰略性先導工程,截至今年9月,全市共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83個(製造業項目151個),總投資額達883.9億元,同比增長31.3%,新引進1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45個,總投資額730.9億元;實施人才科技新政,近年來技能人才數量增長97%,研發投入強度預計可達2.2%左右。

“跨山問海”,我市重塑發展格局,着力縮小地區差距。

我市深化市域一體化改革,聚力構建跨山統籌、競合共進的發展格局。健全市區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以“三江口”協同發展區推進中心城市“一脈三城”聯動發展,全力打造市域發展“火車頭”,打開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新空間;推動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與“一帶三區”規劃佈局充分銜接,創新推出市域統籌調劑的建設用地“指標池”每年1000畝。

以縣域爲單元,我市大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實施“跨山統籌富民安居”工程,持續推動數十萬農戶搬出大山、富民安居,形成山區城市易地搬遷縣域實踐麗水模式,入選全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典型案例。

以產業引育、交通先行爲抓手,我市寫好“問海借力”文章,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甬麗合作”走實老區振興之路,與寧波聯合編制對口合作實施方案並由省政府印發實施,實現兩地縣(市、區)結對全覆蓋。構建內暢外聯通道,致力推動麗水交通從全省末梢向區域樞紐跨越。

富民增收是最大民生工程,我市積極構建以共同富裕爲導向的持續增收機制,實施村級集體經濟、農民收入雙增計劃,着力縮小收入差距。

立足市域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資源稟賦,我市出臺《麗水市品質農業全產業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積極向山地要空間、向森林要資源,持續推進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努力做好“土特產”大文章。

△胡立雷 攝

2023年,麗水6條品質農業的全產業鏈產值超過600億元,茶葉、食用菌等產業形成“種全國、賣全國”的發展新格局,全市30個土特產入選全省名優“土特產”百品榜名單,帶動超50萬個就業崗位,首次實現村集體經濟總收入和經營性收入增幅全省“雙第一”。

我市堅持民富村強一起抓,建立“共富工坊”融入技能創富體系,實現村強促民富、集體和羣衆共進共富;精準發力紓民困,在“浙麗保”基礎上進一步推出長期護理責任試點,破解羣衆看病後顧之憂。

圍繞生態富民,我市“點綠成金”培育生態富民產業,發展品質農業、文化產業、旅遊產業、林業產業、水經濟等五大富民強市支柱產業,制定出臺《麗水“山”系產業品牌系統化建設規劃(2020—2025)》,持續探索“麗水山耕”生態有機農產品、“麗水山居”農家精品民宿、“麗水山景”鄉村旅遊等“山”字系品牌集成發展之路。

立足浙西南革命精神這一最鮮明的精神地標,我市持續發力推動紅色資源系統性保護和創造性轉化,打響“紅色浙西南、綠色新麗水”區域品牌。在第二屆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現場經驗交流會上,89個重大項目成功簽約,投資總額達1205億元。

共富先行,麗水示範。今年前三季度,我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保持全省前列。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6.3%,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2.4%,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在創建全國革命老區共同富裕先行示範區的新徵程中,面對最好的發展機遇,麗水一往無前。

文章來源:源新聞·麗水日報、蓮都先鋒、青田發佈 劉燁恆 張譯心

責任編輯:孫蓓蓓 編輯:柳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