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這類學生的一些建議

今天,一個高一的學生家長來找我,問我關於選科的問題,聽她描述孩子最近的情況,甚是高興。

第一次見她是暑假的時候,當時她在某機構上初高銜接課,大班一天四科八個鐘的那種,上了幾天,有點崩潰。崩潰是因爲高中內容比較難,講得又快,班課老師也沒法顧及學生,然後又是連續每天八小時高強度。

沒有時間消化知識,第二天接着聽不懂。如此上了幾天,開始漸漸崩了。儘管第一次接觸,但能看得出來這是個成績儘管不是特別優秀,但肯定是學習很認真,很上心的學生。

那天,我和我們的其他老師,都給了她一些建議,有學習方法上的建議,也有心態調整上的建議。因爲我沒有教她,所以不知道這個學期以來她的情況如何,只是偶爾聽教她的老師分享了一些近況。

直到今天,這個學生媽媽過來問我關於選科的意見,聊了幾句。情況挺好的,儘管整體成績上談不上多優秀,但有自己學得很自信很優秀的科目,有對未來的目標,情緒也不再像我第一次接觸她的時候那麼低落,看了我選科的視頻還想問我意見。

家長很支持,沒有給壓力,沒有過分在意成績,一直給予鼓勵,我想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

儘管不是我教的,但作爲老師,怎能不爲這種積極的變化而高興呢。

除了高興之外,我還想談談這個類型學生的問題。這個類型,指的是成績其實還勉強過得去但談不上特別優秀;學習非常認真,自驅力較強但效率偏低的學生。

話說,大家看其他教育公衆號,都是學霸學神,我分享的卻是那麼普通的學生,是不是一股泥石流?

但其實,這種終究是“別人家的孩子”,多數學生,不管成績高低,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需要改善的問題。

比如這個類型學生,就是比較容易出現焦慮問題羣體。

正是因爲他們太認真,太想自己變得更好了,常常自己給自己上難度,作業是必須一絲不苟全部完成的,考試是不能失手的,題目是每一道都要弄懂的。

這些都很好,但隨着年級的提高,越難實現。實現不了,便陷入自我懷疑,便會希望用增加時間的方式以期提升學習效果。我們都知道,這樣子不行,但很多事情就是道理都懂,做起來不容易。

他們就是會和自己較勁,這是性格問題,是多年形成的習慣。對這類學生,我們能做的只有持續開導,鼓勵,不要再施加太大壓力,循序漸進。

具體點,可以鼓勵他們把自己感受分享出來,聆聽並給予切實可行的,難度不大的,具體行動上的改善建議。

還可以鼓勵他們嘗試採用新的方式看待和處理問題,不說會變得如何地好,至少不會變得更差就行(這樣更容易接受),由此帶來的一些細微變化給予充分甚至誇張的肯定和讚賞——今天這個學生家長就說化學老師給她的表揚讓她非常開心並充滿信心,從而最近考試化學成績進步巨大。

無論是什麼問題,一旦陷入自己給自己劃的圈圈裡出不來,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這個過程是不容易且漫長的,家長的角色至關重要。我的經驗是,作爲家長,如果你們能夠始終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且孩子願意和家長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那麼多數問題處理起來都會好得多。

今天的一些感受,分享出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