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拚復甦消費動能卻未回覆 美盛:出現兩情況可能反轉!
全球新冠狀肺炎疫情帶來前所未有的波動市況,凱利投資的「衰退風險儀表板」隨即亮起紅燈,提示經濟面臨衰退。凱利投資董事暨投資策略師Jeffrey Schulze與美盛董事暨新加坡和東南亞業務發展部銷售主管Clement Lee指出,目前消費市場、勞動市場仍受威脅,而要減少或消除COVID-19帶來的威脅,主要可以有兩種形式。
一些投資者正在關注中國大陸的病毒、經濟和股市的反應如何,以獲取更多的見解。大陸當局在爆發疫情之後,施加了強而有力的隔離措施,封鎖開始21天后,新增案件數量達到高峰。相比之下,新冠病毒較晚期纔開始傳播的美國,採用了更寬鬆、區域化的封城措施,這種封鎖措施始於3月中旬,但這種較不積極的封鎖、延遲推行的應對措施,以及缺乏適當的測試,是可能延長美國抗疫時間的關鍵。
考慮到這些變化,義大利可能會成爲一個更好的案例研究。儘管美國和義大利情況也有差異,但如果參考義大利的疫情發展軌跡,那麼在接下來的兩到四個星期內,市場可能會一直處於停滯狀態,直到前景開始變得更加清晰爲止。
目前預計美國將經歷一場短暫的深度衰退。這種觀點基於兩個重要的假設:首先,與COVID-19的戰鬥將在春季結束之前結束,這將可以消除社會隔離措施;第二,將來也不會再度爆發疫情或傳染。這種前景代表了最好的情況,因爲任何進一步的封鎖延遲都會延長衰退的持續時間。
中國大陸是對抗病毒之後第一個很大程度重新開放的全球經濟體,然而根據大陸的數據顯示,消費者依舊遠離大量人羣,不願進行面對面交易。重要的是,即使中國大陸已經重新開放,其邊界也基本上對外國人關閉,生活似乎並沒有恢復正常。
▲ 美盛指出,民衆消費習慣改變對未來仍是一種衝擊。(圖/示意圖/路透社)
美盛團隊認爲,消費者行爲的變化以及對未來爆發的擔憂,可能會影響其短期到中期的消費行爲,這將使經濟復甦受到某種程度的打擊,類似於向後的“ J”而不是“ V”。受到疫情影響的企業,已經獲得了刺激措施的帶來的一線生機,但是如果消費者更長久地改變其日常生活與工作模式,這些刺激帶來的效益可能就變得並不重要。
另一方面,美盛認爲,勞動力市場將持續疲軟,並可能產生經濟空缺,因爲在COVID-19首次到達美國之前,許多小型企業早已承受着壓力。受到疫情影響嚴重的零售、旅遊和休閒等領域進行了大規模裁員,這並不足爲奇,但許多受病毒影響較小的企業也減少了員工人數。因此美盛認爲,當經濟重新開放時,這些職缺也不會恢復,從而導致失業率上升和消費支出下降。
美盛指出,最終,要減少或消除COVID-19帶來的威脅,以便緩解影響經濟的社會隔離措施,主要可以有兩種形式。一是在醫學上取得突破,可以更好地治療患病患者,對於縮短住院時間或是死亡率,都將有所幫助;另外,疫苗的開發則是更好的激勵,「儘管我們不是醫學專家,但同事告訴我們,距離疫苗還有12-18個月的時間」。
在此期間,美盛認爲,新增感染案例的增長率達到高峰,可能會成爲持久性底部的催化劑。如果投資者可以開始準確地判斷何時可以開始取消社會隔離措施,那麼他們可以開始更加自信地確定對公司收益和償付能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