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慘跌至1.56% 學者:明、後年也難樂觀

中央大學經濟教授邱俊榮。(圖/記者林信男攝)

記者林信男/臺北報導

主計總處14日公佈2015全年經濟成長率(GDP年增率),僅1.56%,創2010年以來新低。對此,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直言美國積極進行再工業化中國大陸自主供應鏈日益完善,導致兩國臺灣出口產品需求明顯減少,若這類結構性問題無法改變,「明、後年臺灣GDP,一樣會下修!」

邱俊榮認爲,2014年臺灣GDP表現優異,主要是受惠於蘋果(指iPhone 6)題材,讓大家一度出現「臺灣經濟優於南韓」的錯覺,但2015年一失去題材,出口立刻下滑,GDP也隨之下修。

邱俊榮分析,美國積極進行再工業化,中國自主供應鏈也日益完善,兩國對臺灣出口產品的需求,都逐漸減少,「我們對美國出口沒希望,對中國也沒希望」,過去臺灣廠商還能靠着低價優勢,與他國競爭,但現在面對人口紅利更大的印度印尼,臺灣還能保有多少優勢?

邱俊榮認爲,上述結構性因素若無法改變,臺灣經濟不可能會好,明、後年GDP一樣難逃下修命運。他建議,臺灣產業不能再採取「一窩蜂」的方式,繼續生產「賣不動」的產品,「面板產業再強,下游也是空掉了!」,因此必須把資源引導至其他產業,建立臺灣獨有的完整供應鏈,就可避免國際景氣影響

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則說,預測不是最後的答案,GDP數字「參考一下就好」,過去幾年GDP表現不錯,民衆無感,「今年物價沒漲,大家還快活一點。」

孫明德強調,近期的匯率調整,應可爲臺灣出口帶來一些幫助,但就「拚經濟」而言,政府角色所佔的比重,其實很低,還是要靠企業、民衆一起打拼,纔有明顯成效。

▼臺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圖/記者林信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