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共建“黃金經濟帶”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長江經濟帶發展是事關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的重大國家戰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
對於這張宏闊藍圖,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四次主持召開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一以貫之的關注,蘊含着“謀長遠之勢、行長久之策、建久安之基”的治國之道,指引着“建設成爲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的發展目標。
用一個字描繪長江經濟帶的“樣子”,那就是“全”。從雪域高原到東海之濱,橫貫東中西部,連接大江南北,高山丘陵平原、一二三產業、大中小城市兼具,沿海沿江沿邊與內陸開放都有,聯通着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中國式現代化面對的多數考題,在長江經濟帶都能找到考場。
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發展態勢日趨向好——這是亮眼的“成績單”;成效還不穩固,從量變到質變還處於不能鬆勁的關鍵期——這是繼續爬坡過坎的現實挑戰。
鞏固基礎,直面問題。如何高質量共建長江經濟帶,蘊含着對發展經驗的深刻總結、對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對未來發展的科學啓示。
保持戰略定力,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爲長江經濟帶發展立下規矩、劃定紅線。推動長江沿岸各地走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當發展進入關鍵階段,更需要把產業綠色轉型升級作爲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支持生態優勢地區做好生態利用文章,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
用好科技創新主動力,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加強科教資源的優化組合和科技創新協同配合,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積極佈局新領域新賽道的引領性技術攻關;培育壯大先進製造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一系列艱鉅的任務,擺在了沿江省市面前。
做足統籌文章,下好區域協調發展“一盤棋”。長江經濟帶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江湖庫是一個有機整體,生態系統整體性強,流域系統性強,流域經濟涉及水路港岸產城,方方面面都必須統籌好。沿線各個地區、每個城市,都有推動自身發展的強烈意願,但更要從全局出發,既各展優勢,又協同發展、錯位發展、聯動發展,形成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整體合力。
“統籌”的指向,是長江經濟帶整體發展效能的提升。如此,才能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能源安全、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水安全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以一域之穩爲全局之安作出貢獻;才能提升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增強對國際循環的吸引力、推動力,爲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戰略支撐。
“篤行不怠,一以貫之,久久爲功。”強化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思想和行動自覺,一茬接着一茬幹,就一定能繼續譜寫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經濟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