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遠矚有創見 爲人所未見的能力

1962年11月12日,經濟部長尹仲容(右)會見來訪的美國商務部長霍奇士。(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經濟奇蹟的奠基者 尹仲容(天下文化)

尹先生在臺灣從政,只有十年半,但對國家建設卻做出了極大貢獻,廣受人民的愛戴。他每項任務,都是責任重大,爲了化解當前面臨的問題及推動國家建設發展,已日理萬機;但他都能抽出時間,考慮研究國家長期永續發展的途徑。一旦有所決定,他就劍及履及的貫徹執行,奠定國家長期經濟發展基礎,使後來二十、三十年的國家建設都能順利發展。

下列各項決策最能說明尹先生的高瞻遠矚與創見:

(1)一九五○年開拓對日貿易

(2)發展紡織工業

(3)發展民營工業

(4)推動外匯貿易改革,貫徹出口導向政策

(5)推動「加速經濟發展計劃」,提出「十九點財經改革措施方案」、訂定「獎勵投資條例」等

(6)改善投資環境及修訂不合宜的法令等等。

「任勞任怨」是一句常聽到的成語,但要深切體會的話,「任勞」也許不十分困難,凡有事業心、責任感的人都可以做到。但「任怨」的境界就不同了,若遭遇到誹謗集於己身的時候,能有幾人不消極、不灰心,不氣餒?有人甚至就此一蹶不振。

可是尹先生的「任勞」遠勝於常人,他於一九四九年擔任「臺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時,正是臺灣光復初期,篳路藍縷,再加以大陸撤退,近兩百萬軍民來臺,人口遽增,民生需求大幅增加,相對物資更爲短缺,形成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也面臨崩潰邊緣,民不聊生。而尹先生適時出任「生管會」副主任委員,在物資、技術、資金、外匯、人才五缺的狀況下,要費盡心思策劃,排除萬難,統籌調節,積極恢復並擴大農工生產及交通營運,以求轉危爲安。

當「生管會」撤銷後,成立經安會工業委員會,尹先生出任召集人,後又兼中信局長及經濟部長,一身三職。而每個單位在尹先生主持下,猶如生龍活虎般,不斷開展新局。待其「揚子」案無罪定讞,還他清白後復出,更是以美援會副主委兼外貿會主任委員與臺灣銀行董事長,再度三職加身,主管外匯貿易、美援及金融。而且美援會在尹先生接任副主委後,改組擴大組織,政府更賦予整體經濟發展規劃,經濟參謀本部之責任。臺灣銀行在中央銀行未復業前,代理中央銀行之任務。可見尹先生復出後,得到國家高層充分信任,賦予更多職責,但責任也更重大,稍有不慎會給國家帶來重大傷害。

然而尹先生不僅日理萬機處理日常業務外,還能不斷創新改革。如主持外貿會時,推動外匯貿易改革;主持改組後的美援會時,推出「加速經濟發展計劃」,訂定「十九點財經改革措施方案」,與頒佈「獎勵投資條例」、改善投資環境;主持臺灣銀行時,即時採取緊縮措施,穩定經濟,併發行百元大鈔等。每項政策都爲國家未來二十、三十年經濟發展奠定基礎,創造有利條件。顯然尹先生主持的事都是國家頭等大事,他無不全力以赴,根本沒有時間顧到自己身體健康,他的「任勞」真正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境地。因此而英年早逝,怎能不讓人惋惜。

尹先生的「任怨」更是了不起。他平常由於「剛正」、「擇善固執」、「堅持政策」,再加以對「特權階級及既得利益者」不假辭色,因此得罪許多人,不時遭到責難與污衊。但尹先生一心只顧到國家利益,而不在乎個人的譭譽,認爲完成任務最爲首要,這正是「任怨」的最高境界。

尤其一九五五年發生「揚子木材貸款案」,尹先生被牽涉其中列爲被告,當時報紙將此案大肆渲染,尹先生被描繪成與胡光麃官商勾結、狼狽爲奸,甚至有報紙標題「胡光麃可殺,尹仲容更可殺」的聳動評論出現。當時我們同仁看到這類新聞都很生氣,爲尹先生大抱不平,更何況他本人!以尹先生這樣公忠體國,熱愛國家,無時無刻都爲國家現代化努力工作奉獻的人,怎可能會貪污?他雖身兼三職,除領美援會薪資外,外貿會主委、臺銀董事長薪資都不拿,連車馬費也不取,完全是義務職,而他一生嫉惡如仇,最痛恨的就是貪官污吏,可想像他心中是多麼的痛苦。(四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