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建設西部金融中心 重慶這樣發力

本文轉自:重慶日報網

2023年下半年,公司銷售收入比上半年增長20%;全年收入突破2000萬元,較上年又有增長——新年伊始,重慶渝口福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渝口福食品)負責人高勝全仔細算了“收入賬”,讓他欣喜不已。

2023年下半年,這家小微企業銷售收入大幅攀升,靠的是什麼?

高勝全給出的答案是:銀行通過數字金融服務,主動上門送貸款,及時解決了公司發展所面臨的資金緊缺問題。

這是該公司成立3年多來,獲得的第一筆貸款。

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卻與重慶建設西部金融中心這件大事息息相關。

數字金融爲金融供需雙方架起“連心橋”

高勝全是數字金融服務的受益者。

2023年,爲更加高效支持未獲得過貸款的企業發展,農行重慶市分行通過設定專門算法模型,對近70萬戶企業開展大數據分析。

渝口福食品入選。2023年6月上旬,高勝全收到一條短信:渝口福食品符合農行辦貸條件,如有貸款需求可以通過線上或線下渠道申請貸款。

當時,高勝全正爲公司流動資金緊缺發愁,這條短信猶如雪中送炭。6月13日,渝口福食品以廠房作爲抵押物,拿到了420萬元貸款。

值得一提的是,這筆貸款除了覈實抵押物在線下進行外,其餘所有流程均在線上完成。

傳統融資模式,無法緩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痛點”,尤其是小微市場主體面臨的抵質押物不足、銀企信息不對稱的融資“痛點”。

爲解決這一“痛點”,我市加快發展數字金融,創新普惠金融服務——

在產業服務層面,“渝企金服”、“長江渝融通”普惠小微線上融資服務平臺、“信易貸·渝惠融”等多個線上金融服務平臺陸續推出,爲金融供需雙方架起“連心橋”。

在金融機構層面,全市金融機構積極運用數字技術搭建數字金融服務平臺、開發線上金融產品,爲小微市場主體和個人提供便捷融資渠道。據統計,截至2023年9月末,全市已有超過80%的銀行機構在服務中應用了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如工商銀行重慶市分行通過應用程序接口(API)技術自動對接政府部門可信政務數據源,依據小微企業信用報告、經營數據、資產負債、不動產、稅務繳納等相關信息,建立信貸模型,爲小微企業提供智能化的授信融資服務。

非銀行金融機構也大力發展數字金融。

成立於2021年的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通過運用人工智能算法、超大規模圖計算等前沿科技,構建起精準的數據風控系統。據此,其實現了對人羣進行動態、精準、全面的風險評價,走上了探索普惠金融服務的發展新路。

截至2023年末,螞蟻消金通過花唄、借唄等產品,已累計服務超860萬重慶用戶;累計向重慶用戶發放花唄免息信貸資金339億元;累計促成超過1230萬重慶商戶通過花唄完成交易,帶動重慶本地消費1670億元。

總部位於重慶的長安汽車金融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上線了長金軒轅反欺詐系統等30餘個系統平臺,在行業內首家開啓全流程運營數字化管理,以科技助力金融風險防控、服務效率提升。以數字金融爲支撐,長安汽車金融大力發展產業金融,支持重慶汽車產業發展。近年來,該公司累計投放信貸資金近5000億元,促進汽車銷售370萬輛。僅2023年,就促進汽車銷售超過60萬輛、帶動產值超800億元。

數字金融的推行,明顯提升了重慶金融的數字化、智慧化運行水平,促進了金融供需雙方互相瞭解、精準對接,打通了小微市場主體融資“最後一公里”。來自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8%,獲授信支持的小微市場主體達110萬戶,小微市場主體貸款戶數達94萬戶。

打好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這張“王牌”

最近,位於榮昌高新區的重慶華興玻璃有限公司在爲春節全力備貨,每天各條生產線都開足馬力生產。

自2021年落戶榮昌區以來,得益於企業內外部多種有利因素推動,這家日用玻璃企業發展勢頭蒸蒸日上。綠色金融服務是其中一大助力。

2021年5月,爲支持重慶華興玻璃建設年產60萬噸綠色智能輕量化日用玻璃生產基地,工行重慶市分行率先爲其發放綠色項目貸款3.8億元,爲基地成功投產提供了堅實保障。2023年,該行繼續爲基地二期項目提供金融服務,審批通過1.55億元綠色項目貸款。

類似的案例,在工行重慶市分行還有不少。

“近年來,我們充分發揮國有大行服務實體經濟的‘排頭兵’作用,積極謀劃落地綠色金融‘1+N’發展戰略,打出集融資服務、創新產品等於一體的綜合金融‘組合拳’,爲重慶綠色發展和西部金融中心建設賦能。”工行重慶市分行相關負責人說,截至2023年12月末,該行綠色貸款餘額超660億元。

長安汽車金融也以綠色金融支撐綠色發展。

近年來,該公司圍繞重慶打造萬億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羣的戰略部署,在信貸政策和資源投入上向新能源汽車領域傾斜。同時,積極響應新能源汽車廠家需求,定製專屬金融方案,面向消費者和經銷商創新推出低利率、長期限、靈活尾款等多樣化差異化新能源汽車金融產品,助推重慶新能源汽車銷售上量。

通過種種努力,2023年,長安汽車金融向汽車經銷商和消費者投放貸款近4億元,促進新能源汽車銷售超過10萬輛、帶動產值超100億元。

綠色金融連通了環境保護和金融創新,發展綠色金融是我國推進綠色發展的路徑之一,並已上升爲國家戰略。對於重慶來說,發展綠色金融,還是建設西部金融中心的重點任務之一。

發展綠色金融,重慶也有自身優勢——2022年8月,重慶獲批成爲全國首個省級全域覆蓋的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如何打好試驗區這張“牌”?

一年多來,重慶以構建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等“五大支柱”爲抓手,闊步推進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成效顯著。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末,全市有約70家金融機構推出了超330款綠色金融產品;全市綠色貸款餘額超6300億元,同比增長超30%。金融支持經濟綠色低碳發展,動力十足。

地方金融組織發展水平領跑全國

3年前,重慶某玻璃纖維製造企業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一度出現流動性風險,陷入發展困境。

如今,該公司已成功投產第二條生產線,年產玻纖能力提升到20萬噸,年產值超9億元。該公司,還發展成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重慶市重點培育的A股擬上市企業,正全力衝刺上市。

該公司實現這樣的“蝶變”,華潤渝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發揮了重要作用。

時間回到2021年。當時,該玻纖企業面臨被債權銀行訴訟執行的困境,華潤渝康及時幫助其紓困:運用“債權收購、債務重組、引入資源、輸出財務及管理規範”等一系列綜合金融服務方案,通過市場化方式分步解決其債務危機。

債務重組後,該企業順利獲得融資,第二條生產線得以順利投產。由此,逐步走上良性發展之路。

這僅是華潤渝康的“傑作”之一。

“作爲重慶首家地方資產管理公司,華潤渝康自2016年7月成立至今,綜合運用債務重組、資產重整和企業重構‘組合拳’方式,累計投資近500億元、收購處置各類問題資產超1600億元,在防範化解區域金融風險、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國資國企改革過程中發揮了專業平臺作用。”華潤渝康董事長張正斌介紹。

華潤渝康的案例,只是重慶地方金融組織持續壯大的一個縮影。

金融機構是金融市場的主角,重慶建設西部金融中心,必然要發展壯大金融機構體系。而被稱爲金融體系“毛細血管”的地方金融組織,是重慶金融機構體系中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近年來,重慶通過夯實監管制度、加強日常監管、淨化市場環境等舉措,推動小貸公司、融資租賃機構、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等8類地方金融組織積極作爲、銳意創新。全市地方金融組織在不斷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同時,也實現了好的發展。

“整體來看,近年來,重慶地方金融組織實現了行業規模、質量、效益指標優於全國平均水平。”重慶市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尤其是小貸公司、融資擔保、商業保理機構戶均實收資本及融資餘額位居全國前列。

2022年12月發佈的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FCI)報告(第十四期)認爲,以小貸公司和融資擔保公司爲代表的重慶地方金融組織發展指數連續5年領跑全國,較同期其他區域金融中心服務能級突出。

以小貸公司爲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末,重慶小額貸款公司實收資本約爲1071.67億元、貸款餘額爲1131.12億元,均居全國第一;全國註冊資本超過50億元的11家小貸公司中,有7家在重慶。重慶小貸公司的資本和業務規模,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

數讀西部金融中心建設>>>

截至2023年9月末

●全市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8%

●獲授信支持的小微市場主體達110萬戶

●小微市場主體貸款戶數達94萬戶

●全市有約70家金融機構推出了超330款綠色金融產品

●全市綠色貸款餘額超6300億元,同比增長超30%

截至2023年11月末

全市共有

●“銀證保”金融機構473家

●地方金融組織593家

●私募管理公司160家、管理基金657只

●實現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和消費金融等20餘類金融機構牌照全覆蓋

重慶金融業創下多個“第一”

以小貸公司和融資擔保公司爲代表的重慶地方金融組織發展指數連續5年領跑全國

小貸公司實收資本、貸款餘額全國第一

擁有3家消費金融公司,整體業務規模全國第一

擁有金融租賃企業4家,數量位居西部第一

擁有外資銀行分行16家,數量在中西部並列第一

擁有全國最大的農商行

數據來源:市金融監管局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黃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