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購電 全民荷包破口
媒體報導,臺電將與民營麥寮電廠的燃煤機組續約,一號機預計自七月起延役一年半。針對該機組,臺電原有的購電契約已於今年五月底到期,但業主臺塑公司認爲,受限於地方政府的生煤減量政策,致使約定的發電總量未達標,屬不可抗力因素,因而要求臺電持續購入其所發電力至發滿爲止。
坦白說,購電契約既已結束,臺電根本無須接受臺塑的續約要求。畢竟地方政府施行減煤政策,本非臺電所能干預,此時同意展延契約以滿足業主,不僅遭致是否因缺電而妥協的質疑,更違背政府一貫的減煤政策與民衆對於空品改善的期待。
另一方面,一號機若續約至明年底,預計將發出五十四億度電。臺電既是被動同意續約,其實大可重新議訂購電費率,並將每度購電成本至少壓低至每度平均電價(今年四月爲二點九二元)以下;購入電力若採每度四點一五元(依據臺電一一二年自編決算)計價,臺電將因此付出超過二二○億元購電。更何況,這種「利人損己」的慷慨作法,是在政府每年動輒千億元的撥補下進行,已經承擔鉅額虧損的臺電,在漲電價之餘,究竟要如何向全國納稅人交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經濟部長郭智輝的要求下,臺電未來營運必須自負盈虧,也因此臺電規畫取消對於社福機構及學校的電價凍漲優惠,估計可增加約四十二億元收入。前述額外的購電支出若可免除,弱勢團體及學校機構即可續享電價優惠。
經濟部與臺電不斷強調,就算核三一號機於七月廿七日停役,臺灣也不缺電,因爲今年即將新增豐德三號、大潭七與九號、興達新一號等大型燃氣機組,足以支應全臺用電需求。既然麥寮一號機六十萬瓩的裝置容量,遠低於每一部新增機組(九十至一三○萬瓩)的裝置容量,且其續約後的發電量攤入全國年發電量,佔比也僅一點三%,臺電爲何非要去蹚這一趟買高棄低(核電每度成本一點一二元)、圖利他人的渾水?
除非,臺電與臺塑續約的背後,有不可明言明的貓膩。那就是,新機組的用氣受限於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工程進度,在明年六月之前都無法獲得充分供應,屆時非常有可能出現空機待氣、發不出電的窘境。
對臺電而言,面對未來一年可能出現的供電緊繃,自然必須未雨綢繆,將可用電力盡量抓在手邊。對臺塑而言,即便麥寮電廠已有「煤轉氣」的規畫,但只要現有燃煤機組能夠延役獲利,就不必急着動工興建第六天然氣接收站,當然也不急着跟臺電議定燃氣電力的售電價格。
至於麥寮二、三號機是否將如預期分別於今年九月及明年十月除役,還有待觀察。畢竟,麥寮電廠新增燃氣機組與六接未完工啓用前,臺電仍需原有三部機組協助維持供電穩定。
臺電的營運困境等同全民荷包的破口,主管機關經濟部絕對脫不了干係,主事者請拿出具體辦法解決,別盡耍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