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月之暗面楊植麟現身分享

週六(11月16日)下午,北京海淀知春路上的月之暗面總部,創始人楊植麟現身。

這是一場小型交流會。投資界在現場獲悉,雖然剛剛經歷一場仲裁風波,但這次楊植麟帶着Kimi 正式發佈新一代數學推理模型 k0-math。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 Kimi 推出的首款推理能力強化模型。

回想一年前的11月16日,彼時成立僅半年的月之暗面面向全社會開放了智能助手產品Kimi Chat。爲此,月之暗面同樣事先籌備了一場小範圍溝通會,爲Kimi預熱。那時,坐在臺下的媒體和投資人,或許還沒意識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兇猛”足以形容Kimi這一年。楊植麟頗爲感慨,“去年我們也是在這一天面向所有用戶開放,經過365天,現在每個月使用Kimi的人數已超過 3600萬。”然而對於一家明星創業公司而言,跌宕的征途纔剛走了一小段。

楊植麟眼中的AI下半場

一個現實擺在眼前,大模型從業者們信仰的Scaling Law正面臨瓶頸。

自ChatGPT發佈以來,Scaling law(尺度定律)幾乎成爲業內共識,即通過增加更多數據和計算能力來“擴大”當前模型,便能持續改進模型的能力。但此前OpenAI原首席科學家Ilya Sutskever公開表示,擴大預訓練的結果已經達到了平臺期:

“2010年代是規模擴大的時代,現在人們又回到了奇蹟和發現的時代。每個人都在尋找下一個東西。”

在楊植麟看來,AI的發展就像在盪鞦韆,在兩種狀態之間來回切換。“一種狀態是算法和數據準備好了,但算力不夠。”從Transformer架構誕生到GPT-4的出現,更多的矛盾在於如何擴大規模(Scale)。但到今天,規模已經到達一定的程度,加更多的算力,也不一定能解決問題,其中的核心問題是沒有高質量的數據。這時要做的就是改變算法,“好算法就是跟Scaling做朋友,釋放Scaling的潛力。”

強化學習將是接下來一個很重要的趨勢。其中,k0-math 模型採用強化學習和思維鏈推理技術,通過模擬人腦的思考和反思過程,培養和訓練AI深度思考的能力,而數學產品則最適合讓AI得到鍛鍊。未來,k0-math 將被嘗試用於 K12 教育等領域,同時也直接用於 Kimi 搜索能力的提升。

不過,楊植麟坦言當下預訓練還有空間,“預訓練還有半代到一代的空間,這個空間明年會釋放出來,明年領先的模型會把預訓練做到比較極致的階段。但接下來最重點的還是強化學習。”

從年初Sora開始,多模態成爲今年爲數不多的炸點。但此前,月之暗面並未披露對多模態路線的計劃。這次楊植麟迴應,公司已經有幾個多模態能力正在內測。AI接下來最重要的是思考和交互兩個能力,“多模態肯定是必要的,但思考的重要性遠大於交互,思考決定上限。”楊植麟表示。

Kimi的挑戰:

核心任務是提升留存

歷史經驗證明,每一個新興科技的發展都會經歷百花齊放到收購重組的浪潮。經歷一段時間的狂飆突進後,國內也開始出現一些AI創業公司被收購、人才迴流大廠的現象。

楊植麟坦言,這說明行業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從一開始有很多公司在做,變成了現在少一點的公司在做,接下來大家做的東西會逐漸不一樣,這是必然的規律。”

他認爲,相比於其他大模型創業公司,月之暗面強調始終保持人數最少,保持卡和人的比例最高。“我們不希望把團隊擴的那麼大,否則將對創新有致命性的傷害。”

其實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月之暗面主動做減法,聚焦Kimi。“我們一開始確實也嘗試過幾個產品一塊做,這在一定的時期內可能是有效的,但後來發現還是要聚焦,把一個產品做到極致是最重要的。”

身處漩渦中心,外界一直有着對Kimi與其他國產大模型比較的聲音。“我們更希望關注在怎麼能給用戶真正價值上,而不是過多的去關注競爭本身。”在楊植麟看來,競爭本身並不產生價值。只要能有人實現AGI,都是很好的結果。

當下,月之暗面將提升留存視爲最核心的任務。距離AGI的目標,現在尚處於初級階段,“比如思考能力還不夠強,交互不夠豐富,今天能做的交互還比較有限,無論是跟用戶的交互,還是跟本身客觀世界的交互,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超級應用已經出現了”。ChatGPT發展至今,已經有超過5億的月活。至少從目前來看,ChatGPT已經具備了超級應用的潛質。於許多國產大模型公司來說,這也是一場追趕OpenAI的競賽。

路還很長

月之暗面無疑是眼下AI時代的一縷縮影。自ChatGPT落地,開啓全球人工智能元年,於是大廠涌入,AI初創企業也如雨後春筍般涌現,甚至在國內掀起一波“百模大戰”。

經歷一段時間的狂飆突進,格局初現,國產大模型已經跑出了月之暗面、智譜AI、百川智能、Minimax、零一萬物、階躍星辰“六小虎”。

眼下,行業來到分水嶺。今年以來,我們已經看到不少AI創業公司分崩離析,或者低調離場。但仍有許多堅定留在牌桌上的人,等待AI改變世界的機會。

正如我們看到,以“AI六小虎”爲代表的創業公司身後,已經站了一支支長長的投資人隊伍。許多投資人篤定判斷,“未來一定是AI的機會”。沒人能預測AI的終極形態,但總要有人去冒險,押注那些改變未來的事情。

歷史經驗證明,每一次技術變革,都孕育着這個時代的Big Thing。上一波移動互聯網浪潮中,中國已經誕生了字節跳動等世界級企業。進入AI時代,大家都希望打造下一個Super APP。

就如《人類羣星閃耀時》中所寫的:“那些歷史的尖峰時刻都需要太長的醞釀時間”,這注定是一場漫長但堅定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