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第四期不等於末期!合併療法助期別往前推

過去晚期肝癌的治療僅追求控制,但如今觀念已改變,即便是晚期,能治癒就要治癒。(臺灣年輕病友協會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健保署長石崇良(見圖)22日出席臺灣年輕病友協會「肝」鍵第一槍,邁向癌症治療新時代」記者會,表示肝癌長期位居臺灣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又有「國病」之稱,健保署一直以來重視病友的權益,去年推動多項健保藥品政策,改革措施,如暫時性支付、擴充新藥預算、推動平行送審機制等。(陳俊吉攝)

肝臟是人體的沉默器官,肝癌患者中約有2成一診斷就是晚期。2022年,原爲癌症第四大死因的肝癌一口氣躍升至第二名,僅次於肺癌,每年奪走8000多條人命。專家指出,過去晚期肝癌的治療僅追求控制,但如今觀念已改變,即便是晚期,能治癒就要治癒。健保署去年將免疫+標靶合併療法納入給付,病人每年可省下300萬藥費。署長石崇良表示,過去人們覺得第四期就等於末期,需要接受安寧療護,但現在的新藥已能幫助癌友得到不錯的存活率,透過期別往前,達到治癒的可能。

根據統計,臺灣截至2020年,肝癌患者中,在0~1期就發現的比率僅有45%,且有2成患者一確診就是晚期。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指出,在日本,肝癌患者及早發現的比率高達6成以上,臺灣仍有許多努力空間。不少長輩都對健檢報告的紅字掉以輕心,認爲沒事就好,不必多想,徒增煩惱,但其實這是逃避心態,肝臟是沉默器官,肝病是沉默疾病,必須主動篩檢才能即時挽救。

臺灣肝癌學會名譽理事長林錫銘表示,過去各界對晚期肝癌認知是追求控制,但比較新的觀念是,即便是晚期,有機會治癒就要治癒。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蘇東弘說,肝癌有治癒可能,目前完全治癒的比率介於6~10%,其中中期治癒比例更高,經過適當的治療,有機會讓腫瘤縮小,讓中期變爲早期,透過手術切除。

石崇良表示,過去各界認爲第四期等於末期,需要接受安寧療護,但現在許多新藥對第四期患者都有很不錯的存活率,甚至可做到長期的存活。去年健保署將免疫+標靶合併療法列入晚期肝癌的給付,1年約有2000名患者受惠,每人省下300萬元,新增健保支出約5億元。林錫銘說,與標靶治療相比,合併治療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有助維持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