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中原/危機就是轉機!疫情作爲產業「轉型升級」契機
截至目前爲止,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擴散中。受到影響的國家不僅中國大陸在內,全球將近150個國家均出現災情,確診人數超過18萬,死亡人數也來到7,000多人,成爲繼2008年金融海嘯後,對全球經濟衝擊最嚴重的事件之一。
不過,當國人受疫情影響而選擇不出門消費時,不僅使觀光旅遊、飯店住宿等服務業受到影響外,也同樣波及屬於平民消費產業的零售業與餐飲業,甚至對這些平民產業衝擊更加嚴重。
根據商研院分析,這波新冠肺炎對飯店、自助餐餐廳與宴會餐廳影響最大,其營業額大多減少5成以上,主要原因爲這些場所屬於人員高度集中的場合外,恐有交互傳染的風險。
其次則是因爲如飯店等場所,各國人員來來往往,任何住客都有可能受到他國旅客感染。
不論是對旅客或消費者而言,減少到上述場合的機會,當然就能降低病毒感染風險。
對於一般街邊店的零售與餐飲業者來說,其受影響程度則有差異,其中屬於商圈型的店家,因本地與觀光客人潮減少,營業額平均減少4~6成左右。
但有些老店型或屬於鄰家巷口的店家來說,其營業額卻出現不減反增的情況,平均約有1成左右的增幅,探究其原因大多因這些店家其經營的客羣大多屬熟客,而這些熟客的消費頻率較不受到疫情影響而出現大幅度變化,而且若能搭配上其他銷售方式,如網路宅配、外送等方式,除能額外帶動營業收入外,也提供給熟客們安心購買的保證。
▲9大盒料理!美福Buffet推「得來速」外帶 持券兌換再送下午餐券。(圖/臺北美福大飯店提供)
如自身品牌非老店品牌,又沒有搭配其他銷售模式,應該怎麼減輕影響程度,安穩地度過這波疫情衝擊呢?筆者建議,業者應在此時轉向思考轉型升級,重新將品牌形象與經營策略扎穩,有以下幾點建議:
攤開店家經營成本結構來看,扣除原物料、人事費用、店租、稅等必要支出外,約有5至10%的成本是屬於水、電、瓦斯等費用,而此部分的費用增減,除與經營模式、店型等外顯因素有關外,更重要的是,也和設備、能源、效率等內在因素有關,而無形的部分,往往卻是被業主所忽視或是不知如何規劃使用,常常因價格考量,而選擇價格低且能耗高的設備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侵蝕業主淨利。
2. 嘗試多方面的銷售機會,不只網路賣,更要賣到海外
許多具有品牌特色但經營規模小的業主,對於新型態或新管道的銷售方式接受度較高,也懂得如何善用與包裝自己品牌特色,強化品牌獨特性,不僅可吸引到網路上消費者,也較容易受到海外買主的關注與青睞。
不過,業主對於經營海外市場的知識較難完整掌握,例如海外加盟文件內,應如何清楚規定雙方權利義務,以保障總部的權益,而這對欲開展海外市場的業者,是需要花時間來站穩的第一步。
▲學者鼓勵業者開發海外市場,提升品牌英語程度,降低客戶購買障礙。(圖/pixabay)
3. 善用英語資源降低外國旅客購買障礙,增加店家服務溫度
雖然目前國內因發生疫情,使海外旅客大大減少訪臺機會,不過疫情總會過去,國外觀光客亦會再回到我國境內觀光與消費。
對於店家而言,這段時間應積極提升自身品牌的英語程度,不管是透過提升店面第一線服務人員的英語對答能力、建置英語菜單、或是主力產品英語說明等方式,都可預先因應未來國外觀光客的需求,增加服務溫度,提高店家知名度。
熱門點閱》
► 堅持非必要出國而確診新冠肺炎 法律允許公佈姓名嗎?
► 員工說謊 返國害全公司被隔離 僱主怎麼告?
●本文獲作者授權,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