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做大腸鏡「息肉滿滿」醫驚訝:才隔1年

一對夫妻接受大腸鏡檢查,結果是「滿滿的息肉檢體瓶」,其中太太去年才檢查過,沒想到今年回診追蹤仍長滿息肉,讓醫師十分驚訝。(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一對夫妻接受大腸鏡檢查,結果是「滿滿的息肉檢體瓶」,其中太太去年才接受過篩檢,怎料回診追蹤時,大腸又出現滿滿息肉,也不過才隔1年時間,令醫師驚訝萬分。醫師也藉此提醒,很多時候並不是沒有症狀,只是人們選擇忽略,因此45歲以後稍微有風險性或症狀的病人,都應接受大腸鏡篩檢。

胃腸肝膽科專科醫師吳宗勤在個人粉專發文分享診間個案,一對夫妻接受大腸鏡檢查,太太是去年做過,被檢出超過10顆息肉,所以今年回診追蹤,先生則是被太太拉來做篩檢,結果兩位都是滿滿的息肉檢體瓶。他表示,老公是菸酒生,被檢出7顆息肉倒不會太意外,但看到太太的大腸又出現滿滿息肉,真是令其相當驚訝,雖都沒有超過1公分,可是才隔1年時間而已。

吳宗勤接着提到,還記得去年來做檢查結束後,他千叮嚀萬囑咐,身體保養要以原型食物爲主,太多加工的食物,就算是保健食品,只要有牽扯療效,連醫師都害怕。他說,尤其是在現在保健食品大爆發的年代,不要說病人看不懂,「有時候病人拿來我看,成分也是一個頭兩個大,吃一種兩種勉強還說得過去,一吃一整排、吃好吃飽,我真的無法理解,身體真的有這麼差?」

由於近來看到女星顧婕罹患直腸癌第4期的新聞,吳宗勤便藉此提醒,57歲女性若以健保提供的大腸癌糞便篩檢來說,最少該篩過3次以上;假設滿50歲就開始每2年做一次,甚至可以篩到4次。就算糞便篩檢大腸癌的準確度只有8成,但要4次全都落空,特別是在直腸這種容易出血的地方,真相只有一個,即「病人沒有規則篩檢」。

吳宗勤表示,如果沒有健檢的觀念和預算,健保提供的大腸癌篩檢算是一個補救措施,若有規則按時篩檢,相信今天應該是不會出現這個新聞;如果有預算健檢,以大腸癌來說,國外建議是45歲前要做完第一次大腸鏡,之後就看有沒有息肉、息肉的種類、有沒有家族病史去做後續追蹤。

吳宗勤指出,其實現在腸胃科的醫師,45歲以後稍微有風險性或症狀的病人,他們就不會拒絕幫忙安排大腸鏡;包括菸酒生、家族史、長期便秘、長期腹瀉、肥胖、糖尿病、血便、排便習慣改變、長期外食族,族繁不及備載,只要找得到理由,他們都會盡力幫忙,只怕病人不願意做,「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沒有症狀,只是我們選擇忽略。」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