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前預警 北醫大、緯創醫學革新洗腎照護

北醫大與緯創醫學合作洗腎照護研究,降低洗腎風險。(北醫大提供)

全臺灣洗腎人口逾9萬人,高居世界第一。臺北醫學大學與緯創醫學合作,於北醫大體系附屬醫院展開臨牀試驗,團隊發現,洗腎過程中常見的低血壓和抽筋風險,透過洗腎雷達偵測系統,可提前30分鐘發現患者是否有血壓驟降、呼吸及心跳異常等風險,提前介入處置,幫助病人趨吉避凶。

由北醫大校長吳麥斯與北醫大醫工學院助理教授蔡承育、雙和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廖家德等人,進行血液透析患者洗腎健康照護監測研究,去年底於雙和醫院血液透析中心導入AIOT智慧照護技術於,不僅提升患者洗腎安全,還可提前30分鐘預警病人在洗腎過程中經常發生的低血壓、抽筋等突發狀況。

「精準醫療的發展將大幅提升臨牀醫療品質與患者安全」,吳麥斯表示,北醫大體系攜手緯創醫學,以雙和醫院爲起點,進行跨科驗證和系統整合測試,如今已擴展至體系附屬醫院,包括北醫附醫、萬芳醫院、桃園新國民醫院。

以新國民醫院爲例,接手桃園復興區血液透析中心,運用毫米波雷達技術,病人不用出遠門,醫師也能遠距掌握、預判病人狀況。

廖家德分享實際臨牀應用,介紹雷達裝置和雷達透析臨牀場域的優點及應用,未來北醫醫療體系與緯創醫學也將深化雙方合作,計劃將毫米波雷達監測數據全面整合至北醫體系醫療資訊系統,可望於今年上半年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