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搶ETF 央行示警「羊羣效應」

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瘋狂投資ETF已見羊羣效應。記者林俊良/攝影

近來國內兩檔新募集的ETF(指數型股票基金)引爆一波投資熱,金管會官員昨天表示擔心兩件事,分別是隨ETF檔數增加,會否出現成分股過度集中問題,其次是投資人是否確實瞭解商品特性才進場。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天也說,投資人要小心「羊羣效應」。

近日募集的○○九三九、○○九四○兩檔ETF吸金逾千億元,成爲新一波「全民運動」,不僅金管會官員、央行總裁楊金龍雙雙出面示警,立法院財委會也安排下週三(廿日)邀金管會主委黃天牧針對ETF熱潮進行專案報告,屆時是否祭出新一波降溫措施引發關注。

楊金龍昨在立法院財委會備詢指出,ETF有助漲助跌風險,現在大家都上去,但長久也會有波動,變成「大家都一起上去,大家一起下來」,只要是投資都會有風險。楊金龍說,金融市場容易有羣衆效應,大家一窩蜂、就像羊羣一起跳下去,提醒投資人要特別留意相關風險。

央行官員表示,「羊羣效應」也稱爲羣聚效應或從衆效應,經濟學常用此描述經濟個體的羣聚行爲,因爲人類也有盲目從衆的本能,會一窩蜂地做出相同反應;這種情況在金融市場尤其常見。

而針對這一波ETF申購潮,外傳金管會評估設置募資上限,金管會證期局主秘尚光琪昨說,降溫ETF的方式有好幾種,不見得要設置上限。她表示,持續注意市場和商品發展狀況、指數編制的方式,以及對市場影響,會是評估是否設上限的三大考量因素。

至於ETF申購過熱問題,尚光琪則點出憂心的兩大重點。她說,ETF的指數成分股很多是重複的,當ETF愈來愈多,就會有成分股集中度過高問題;其次是擔心投資人不瞭解商品的本質及特質而貿然投資,這也是金管會最擔心的。

尚光琪指出,近幾年國外ETF的成長沒有臺灣這麼快,即使當前的ETF投資被稱爲過熱,監理的手段並非只有設上限,仍要多方的考量,尤其參考國外的狀況,及臺股發展來做管理措施。目前國外並未有訂定上限的作法,針對這種被動型ETF的商品,會參考國際上的管理,首先產品要透明化、資訊揭露要完整,且必須遵守銷售行爲準則規範,若未依法銷售,依法罰鍰將從六十萬元起跳,最高罰三百萬元。

尚光琪也說,業者必須作好KYC(認識客戶);監理措施方面,也將加強ETF審查,資訊揭露及廣告行爲規範,揭露收益分配組成項目,且要提醒投資人相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