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評論 | 年輕人反向馴化算法,能否奪回“用戶畫像”的主導權?
□蔣璟璟
近日,年輕人通過重置賬號、評論操控等方式對抗互聯網平臺的大數據“殺熟”現象,成爲一種流行的消費策略。這一現象被稱爲“算法馴化”,反映了年輕人在面對算法權力時的創造性反擊。他們通過利用“新用戶優惠”等方法塑造新的消費身份,不僅節省了開支,也對平臺的算法邏輯發起了挑戰。(中新社)
算法本來就是可以被調教的,這種“調教”有着兩個維度。其一是開發者的調教,其二就是用戶的調教。開發者通過代碼的調整,來實現算法優化,這是一種有意識地調教。與之相較,用戶對算法的調教,則是無意識的,其更多表現爲,不知不覺間讓算法更瞭解自己、更適配自己。近來,一些年輕人興起的“反向馴化算法”行動,其本質就是變無意識調教爲有意識地調教——讓算法服務於用戶的利益,而非讓用戶被算法所算計。
“反向馴化算法”,看似是反客爲主,實則頗有“各歸其位”的意思。試問,算法和用戶,究竟誰主、誰客?從一般性價值層面審視,“人”之主體性,是天然成立、毫無疑義的。然而在技術時代,在越來越多的場景下,“工具”越發成爲一種主宰性的力量,人反而變成了被支配的對象,這本身就是本末倒置的。被算法拿捏得死死的,這不僅是無力掙脫的困溺感,更隱約構成了某種人格上的輕侮。“反向馴化算法”,則不啻爲一次“以我爲主”拿回主動權的羣體宣言。
算法對我們是無所不知的,算法對我們又是一無所知的。的確,算法能很看透一個人,但是這種“看透”並不是“識人”,而是一種統計學意義上的建模,是以數字化手段對一個人的“解構與重構”。所有這一切的基石,是“數據”、是“痕跡”,是對特定用戶“網絡行爲”的記錄、分析與歸納……就此而言,算法所描摹的乃是“外我”“另我”,而非“真我”“本我”。算法,能夠算出我們“看了什麼”“喜歡什麼”“想要什麼”,卻算不出什麼纔是“真正的我”。
一直以來,算法之所以“無所不能”“盡在掌握”,很大程度上,就在於用戶毫不掩藏、毫不設防,基本對各種算法系統坦誠相見。而後知後覺的人們,在吃過算法不少暗虧之後,總算想到了某些反擊之道。年輕人“反向馴化算法”,其本質就是營造出一種“非我的外我”,並藉此來引導算法按照他們期待的樣子來“建模”。於是乎,在算法的理解裡,我們成了“另一種人”。小小的心機伎倆,導致了算法的誤判,好不容易扳回一城,年輕人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從來是算法窺伺、盤算我們,如今年輕人出其不意地將之“捉弄”一番,內心當然難掩暗爽。就破除算法神秘論、推進算法透明化而言,這樣的交互試驗與羣體實踐,必將爲我們積累不少有意義的樣本。算法服務於人,也必將在後續的鬥智鬥勇中,得到強力地重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