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佈式光伏遭遇“十字路口”,專家稱對前景並不感到悲觀

在資本頻繁撤出電站投資的唱衰聲中,國內分佈式光伏發展走到了十字路口。

11月中旬,國家電投旗下電投能源發佈公告稱,公司審議通過關於覈銷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40MW戶用分佈式光伏項目的議案。此前相關公告顯示,該項目總投資1.63億元,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爲8.53%。根據分佈式光伏項目投資收益率最新要求,已不具備繼續推進條件,建議覈銷。

收益率預期8.53%的分佈式光伏項目,明顯超過行業平均水平,卻被覈銷終止,這讓外界頗感錯愕。不過,多位從事新能源投資的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種情況早在至少半年以前已經初現端倪。在併網手續越來越難通過、入市收益風險加劇,而且多數電力央企提前完成有關建設指標的形勢下,企業對於分佈式光伏的投資更加趨於審慎,不乏轉讓和拋售的案例。

但事情的另一面是,作爲最貼近人們生活的一種可再生能源,分佈式光伏的存在有其自身的獨特價值和發展邏輯。多位行業人士強調,突破行業發展的瓶頸期,需要系統完善的政策指引,需要先進技術和模式推動,以及金融工具的有力支持。

近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北京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聯合發佈《中國分佈式光伏高質量發展——探討山東省和江蘇省的先鋒作用》(下稱“報告”),通過對兩個重點地區分佈式光伏項目的實地調研,提出了多個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思路。

報告顯示,山東和江蘇是中國分佈式光伏發展的排頭兵。截至2024年上半年,山東省和江蘇省分佈式光伏累計併網容量分別位居全國第一和第二,且兩省在發展過程中逐步探索出符合自身發展特點的“山東模式”和“江蘇模式”。山東模式以“戶用爲主-整村開發-集中匯流-全額上網”爲特徵,江蘇模式則以“工商業爲主-自發自用-餘電上網”爲特徵。然而,兩省也暴露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難題挑戰,在全國分佈式光伏發展中頗具代表性。

按照國家能源局10月發佈的《分佈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一般工商業分佈式光伏可選擇全部自發自用或自發自用餘電上網模式;大型工商業分佈式光伏必須選擇全部自發自用模式,項目投資主體應通過配置防逆流裝置實現發電量全部自發自用。同時多地出臺的政策顯示,除了自然人戶用之外,幾乎上網的電量都需要參與到電力市場交易。這意味着以全額上網爲特徵的山東模式,併網和收益將面臨極大的衝擊。

報告主要撰寫人、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資深項目主任高雨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之所以山東爲代表的地區分佈式光伏主要採取全額上網模式,沒有實現分佈式光伏最初以自發自用爲主的定位,核心原因在於目前農村綠電負荷的需求沒有被激發出來。同時,集中匯流的模式在業內也存在一定的爭議。

高雨禾解釋,集中匯流可以理解成對某個村子的屋頂進行集中整合開發,將所有的光伏項目集中到一臺或者是幾臺升壓變壓器,最後通過10千伏的線路併網。相較於每家每戶安裝逆變器,集中匯流的好處是村民不用自己投資安裝逆變器這些設備,安裝總容量也更可控,而且收益比較穩定。但缺點在於,這會加大分佈式發電併網的成本,同時它究竟應該歸屬於分佈式光伏還是規定更嚴格的集中式光伏進行管理,業內對此抱有不同觀點。

集中匯流往往與全額上網相互聯繫。要改變全額上網這一模式,高雨禾強調,兩個重點思路值得借鑑:一方面,利用好鄉村振興的政策,增加農村本地的綠電消納場景;另一方面,多角度多層次挖掘城市裡的分佈式光伏發展潛力。

“有的行業人士會陷入的一個誤區是,單從能源的供給本身出發而忽略了更大範圍的消納問題。我們在調研過程中的感受是,分佈式光伏在農村遭遇的消納瓶頸,和當地欠缺產業支撐和其他合適的應用場景有着緊密的關係。解決這一問題的契機在於,當前國家正在大力推進鄉村振興,不管是街邊的路燈、智慧農業設施、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還是引進的產業園區,可以綜合起來通盤考慮,擴大農村綠電就近消納的途徑,對農民增收和降低生產生活用電成本都是好事。”高雨禾說。

此外,高雨禾提出,與農村分佈式光伏“紅區”密佈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城市中還有大量沒有被開發的分佈式光伏電站場景,這是一片藍海市場。城市更靠近負荷中心,天然地比農村更有利於光伏消納,目前江蘇大量的工商業園區正是利用其屋頂資源和用電需求,完成了江蘇模式的建設,這在全國其他地區並沒有完全推廣。面對這一市場的空缺,需要當地有關部門特別是電網加強線路建設和備案准入方面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召開的第二十屆分佈式能源國際論壇上,多位專家提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推動分佈式能源開發利用”,這顯示出分佈式能源正在國家能源體系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儘管目前受多方原因影響遭遇發展困境,但他們對前景並不感到悲觀。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姚強在會上提出,“電網擴大陣地,產業做大規模,鄉村實現振興,地方分享利益,民衆得到實惠,社會成本最低”,將是包括分佈式光伏在內的能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