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也許很窮 但他們爲何如此快樂?

在很多發達國家心理健康問題已經越來越普遍。而在某些非洲國家,雖然貧窮是常見的生活狀態,但他們從未喪失希望,這究竟是爲什麼呢?

尼日利亞人相信,不管現在境遇如何,情況終會有變好的那一天。”圖爲拉各斯巴洛貢(Balogun)市場上的一家商戶。圖片來源:AFP/Getty Images,攝影師斯蒂芬·休尼斯(Stefan Heunis)

環球網綜合報道 記者 陳全】像其他很多非洲國家一樣,尼日利亞自從獨立那天開始,就被世界視作需要接受援助的“弱勢”一方。但我們是否可以從它身上學到些什麼呢?這個國家的大多數人都有着急切的需求,也在忍受貧窮的境況。隨處都可以見到民衆汗流浹背的身影,他們甚至已經被炙熱的太陽曬脫了皮。沒有多少人會認爲,這是個飽含希望和機會的國家。衣衫襤褸的乞丐在大街上橫行,儘可能地向過往的行人“展示”自己的疾病,渴望得到些許幫助。即使是那些衣着整潔的人們,看起來也亟需援手,以完成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夢想。

美國大學教職人員指出,很多在美求學的年輕學生都曾有過輕生的念頭,而要幫助他們克服這一人生困境也需要多方協作、持續努力。

這種在生命邊緣“試探”,或是因爲挫折了無生趣的現象,在尼日利亞卻幾乎不會見到。但是在發達國家,我們卻經常能看到身邊的朋友身處抑鬱之中。在大學裡,每年都會有學生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對於年輕人,甚至對於任何人來說,有些事情都是他們難以承受的。在寫作課上,學生們經常會被要求書寫“童年回憶”。他們中的很多人被迫面對並不愉快的過往:離家出走的父親將他們送至保育中心;不得不打幾份工的母親艱辛地撫養孩子;祖父母們每天干農活時只能將他們帶在身旁……雖然生活在經濟繁榮的發達國家,但他們已然深陷泥淖、千瘡百孔,甚至瀕臨崩潰。

而在尼日利亞這個並不富裕的國家,大多數居民都生活在貧窮之中。在小型酒店外,有年輕的保安連續執勤24個小時;有縫補衣服的裁縫,用的還是19世紀的古老“縫紉機”;有男人依靠販賣二手皮面書本爲生,每月掙得人民幣400來塊養活三個孩子;有在發電機爆炸事故中毀容的男人;有開着破舊不堪的小車的出租司機,每次都要靠人力推動才能發動汽車,乘客可以透過底盤上的洞看到地面。這些辛苦勞作的人,他們究竟會有快樂嗎?

世界是否可以向尼日利亞人學習良好的心理調節能力呢?圖片來源:frans lemmens/Alamy

即使不是毫無擔憂,大多數尼日利亞人也都說自己非常快樂。很少一部分人表示,因爲處境不佳,自己確實不太快樂,只有四十分之一的人表示自己失落沮喪。那他們是否也曾考慮過一死了之呢?問題的答案會讓我們備受震撼。一位歷史最高月薪只有1300人民幣的機械工對這個問題嗤之以鼻,認爲這是對他的嚴重冒犯。

他們未曾有一刻,考慮過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們不能理解爲何有人會做此打算,這種想法對他們就是外來的天方夜譚。

這究竟是爲什麼呢?爲什麼艱難、絕望、貧窮和痛苦都沒有將他們逼上絕路?尼日利亞人的回答都如出一轍:本不存在絕對的絕望。尼日利亞人都相信,無論現狀如何,事情總有變好的那一天。一位因爲出不起134元人民幣修車費,而不得不歇業數日的司機說:“磨難有時候甚至是件好事。上帝說這個世界本就應有磨難。”他認爲磨難是世界必要的組成狀態。“如果你活在一個沒有磨難的世界,纔是不正常的,那將使得每個人都非常悲慘。”

對於幸福的研究結果經常出人意料。一項最近的調查發現,尼日利亞人的幸福感遠遠高於很多富裕國家。毋庸置疑的是,生活質量並沒有決定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看待世界的方式,而是他們的樂觀起到了作用。尼日利亞人堅信,無論要花多久時間,事情總會變好的。你要問一個每月只掙300人民幣的尼日利亞人“情況如何才能變好”,他可能答不上來,但最終變好是肯定的。而如果情況都會變好,他又有什麼理由沮喪呢?換句話說,磨難只是臨時狀態,從中將會誕生真正的自由。

當然,樂觀的源頭並不是理性,尼日利亞人的樂觀源於他們世代相傳的傳統信仰。在殖民時代之前,很多尼日利亞部落的原始文化都強調個體價值。對於他們來說,擁有強烈的自信和自尊是必要的,所以他們不會輕易因外界環境而焦慮。這就是爲什麼在尼日利亞的文化中,自殺會被視作“惡毒”行爲的主要原因。自殺身亡的人甚至都無法按照傳統葬禮習俗安葬。例如,伊博語(一種通行於尼日利亞的語言,屬於尼日爾-剛果語系的大西洋語支,有主要語言人口1800萬)諺語中有一句話經常被引用來解釋這種現象:無論所見爲何物,眼睛流淚不流血。

另一個樂觀的源泉來自於尼日利亞人強烈的宗教信仰。雖然在這個國家裡,宗教可能會被用於操縱或馴服窮苦人民,但也給他們提供了忍受苦難的支撐。他們相信會有來世,在那裡將找到生命的最終意義。現世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所有的缺失、病痛和蕭條也都是其中的一部分。最終,人們將過上完滿的生活。但如果生命就此終結,如果和深愛的人永遠分離,如果自己還沒有獲得公平與正義,那就再也沒有幸福的機會了。

西方文化中,是否也有類似的觀念呢?確實是有的。直到1961年,自殺在英國都被認定爲非法行爲,但並不存在尼日利亞人那樣源自內心的驅動力。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西方國家和其他發達國家的人們都已經習慣了穩定的生活,有時候甚至爲一點小事就會瀕臨“崩潰”,這也造成了越來越多濫用抗抑鬱和其他非法藥物的現象。同樣是宗教觀念頗重的美國,基督教在此就未能完美充當生命的“舒緩劑”。

雖然尼日利亞的發展在很多方面遠遜於西方國家,但他們的思維方式造就了“活下去”的樂觀精神,這恰恰是西方越來越缺少的。世界是否都應該向他們學習這種良好的心理調節能力呢?也許現在就是一個最好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