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一時的師大夜市是如何走向沒落?一窺師大夜市的興衰

師大夜市的「老許生煎包」人氣超旺,每晚都大排長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4/04/22 陳英姿攝影)

過去師大夜市不僅是學生、遊客造訪的去處,更一度成爲觀傳局推廣的觀光商圈。然而,近幾年來的師大夜市,卻顯得越發冷清,一間間店家退出,是什麼原因,導致無數繁華店家的師大夜市,邁向熄燈冷清的窘境?

在60年代,師大路開通後,部分攤販涌入,逐漸形成師大夜市的雛型,而在1987年,臺北市長許水德,要求師大路上的攤販轉入巷弄中,師大路上則擴建出公園。而在師大周遭的巷弄裡,則出現簡餐店、藝文咖啡店與多國美食商店,成爲了知名的觀光景點「師大夜市」。

滷味一直是臺師大夜市中吸引人潮的「賣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5/03/01 劉明媛攝影)

今夜來去---師大夜市雙魚坊與雙魚咖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1/10/28 陳炳坤攝影)

然而,由於廚房排放的油污和觀光人潮,影響到周遭居民的居住品質。夜市發展受到居民反彈,居民們還成立師大商圈居民自救會,抗議因住宅區內引起的噪音、油煙、招牌光害等問題,嚴重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品質。爲了捍衛家園,自救會發起拉布條遊行,呼籲北市府依法限制夜市規模,並逐年恢復社區原狀。

政府在2012年根據《都市計劃法》對師大商圈進行整治,要求餐飲、零售、服飾店必須設在8公尺以上巷道內,導致浦城街的異國美食街被迫結束,師大夜市陷入低潮。除此之外,高租金也是師大夜市沒落的原因之一。知名連鎖品牌漢堡王、茶湯會等相繼結束營業。

師大夜市的沒落是一連串問題的累積,居民和商家的對立、法令限制、租金高昂,如今師大周遭還有店家形成的商圈,但過去的榮景已經不再,只能從照片中回憶。

今夜來去---師大夜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1/10/28 陳炳坤攝影)

阿諾可麗餅的小店面常擠滿客人,剛開店時還被房東嫌「妨礙生意」逼着離開師大夜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8/07/03 陳易辰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