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單頻現!銀行理財業務監管持續加強
公開信息顯示,渝農商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渝農商理財”)因“全部公募理財產品持有單隻證券市值超過該證券市值的30%”和“理財產品宣傳推介材料審查不到位”兩項違規行爲,收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開出的110萬元罰款。
圖片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
多家機構收理財罰單
這是今年銀行理財子公司收到的首張罰單。
《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發現,自2022年6月監管機關對理財子公司開出首批罰單以來,已有9家公司受罰,合計罰款4115萬元。
從處罰事由來看,此次渝農商理財觸發的“證券市值紅線”此前也曾出現在光大理財、中銀理財和農銀理財的罰單中。據悉,這一規定主要涉及金融機構控制資產管理產品所投資資產的集中度問題。《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規定,同一金融機構發行的全部公募資產管理產品投資單隻證券或者單隻證券投資基金的市值不得超過該證券市值或者證券投資基金市值的30%。此外,“理財產品宣傳推介材料審查不到位”則首次出現在理財子公司的罰單中。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以來,因理財業務“吃”罰單的機構並不只有銀行理財子公司。5月1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對平安銀行作出的處罰中,同樣涉及違規向理財產品提供融資、虛構風險緩釋品、未計提風險加權資產,代客理財資金用於本行自營業務等多項違規行爲。此外,工商銀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分行、農業銀行怒江分行、交通銀行濟南起步區支行、漢口銀行等多家銀行及分支機構也因理財資金來源違規、違規銷售理財產品等事由受罰。
“銀行理財子公司需要完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體系,確保業務流程符合監管要求,包括強化產品宣傳和推介材料的合規性審查,避免誤導投資者,同時提升員工的合規意識和業務能力。”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ZIBS)助理教授邵輝建議道,“此外,還應利用技術手段提升合規效率,通過信息系統規劃,實現合規風險的實時監測和管理。”
在邵輝看來,隨着資管新規的全面實施和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監管機構正逐步細化和完善監管政策,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未來對理財子公司的監管無疑將繼續加強。
“預計監管機構將通過提高違規成本、強化合規性監管等措施,促使理財子公司更加重視合規經營,確保業務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監管的加強旨在保護投資者權益,維護金融市場穩定,同時也推動理財子公司提升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和業務運營水平。”邵輝指出。
理財產品收益率下跌
在銀行理財市場方面,近期“0費率”優惠和“提前退場潮”也再度上演。
近日,民生理財、中郵理財、華夏理財、交銀理財、信銀理財、廣銀理財、華夏理財等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發佈公告,於本月提前終止了部分理財產品的運營。記者注意到,提前退場的主要爲固收類產品和部分現金管理類產品,其中不乏成立時間僅月餘的產品。從機構給出的理由來看,大多涉及對市場及投資運作情況的考量和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受到低利率環境和監管叫停‘手工補息’等措施的影響,銀行理財的規模提升明顯,近期新發行產品的收益率預計下調。”排排網財富理財師榮浩指出。
據普益標準6月22日發佈的數據,截至2024年5月末,全市場存續開放式固收類理財產品(不含現金管理類)、現金管理類產品、封閉式固收類理財產品的近1個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環比均有下跌。今年以來,現金管理類產品區間收益首次跌破2.00%,封閉式固收類產品區間收益首次跌破4.00%。
在榮浩看來,銀行理財的底層資產以債券爲主,受到長期國債收益率下行和超長期國債低利率發行等綜合影響,銀行理財收益率下降是有邏輯基礎的。“另外,銀行理財的一部分配置也是通過投資公募基金實現,也變相增加了部分成本。小銀行的退出潮和低利率背景下,存款搬家,客戶對銀行的信任感會使得銀行理財規模還會存在一個增長期,但同時也面臨來自公募基金的強烈競爭”。
“近期銀行理財市場呈現出一些顯著的調整,特別是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宣佈提前終止部分理財產品,以及推出0費率優惠的舉措。”黑崎資本首席戰略官陳興文表示,“這些變化主要來自於市場利率的大幅下行給理財產品的收益預期帶來壓力。從成本角度來看,這實際上是一場以犧牲利潤爲代價的吸儲大戰。”
展望未來,陳興文認爲,理財規模的走勢將受到監管政策、市場環境、投資者信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銀行理財子公司需要提升投研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優化產品結構以適應市場變化。投資者對理財產品的信心和選擇也將影響理財規模的變動。如果理財產品能夠提供穩健的收益並滿足投資者需求,理財規模有可能恢復增長。反之,如果市場持續承壓,理財規模可能會面臨進一步的調整。銀行需要在保障投資者利益和維持自身盈利能力之間找到平衡點,確保理財業務的可持續發展。”陳興文建議道。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作者:李若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