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的健康需求及未來福祉需得到特別關注

“當下,我國面臨人口出生率下降和老齡化問題等巨大挑戰,與此同時,兒童青少年疾病譜和主要健康負擔也正在發生迅速變化。新形勢下,兒童青少年的健康需求及未來福祉等問題需得到特別關注。”在6月26日由北京大學和《柳葉刀》主辦的中國兒童青少年健康發展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喬傑在致辭中強調。

會議期間,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就我國青少年性教育,以及現階段如何調整政策以應對兒童青少年健康新需求等問題對喬傑進行了專訪。

建立青春期性教育體系刻不容緩

目前,我國青少年性成熟年齡不斷提前,而性教育、諮詢和治療服務卻無法滿足其日益增長的需求。對此喬傑認爲,爲了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學校、家庭和社會攜手共建系統性的青春期性教育體系已刻不容緩。

喬傑認爲,首先要健全性教育主流渠道,以引導青少年通過正規途徑學習科學的性知識;此外,要進一步加強對網絡、電視、廣播、報刊、書籍等多元傳播渠道的監督和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過濾網,幫助青少年獲得正確和健康的性知識;同時,還要注重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提升家長的責任意識和性教育素養,讓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正確的性觀念;最後,要聯合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力量,探索針對青春期青少年性問題的預防和應急服務機制,協助青少年正確面對和處理青春期問題,保護和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加強“多病共防”干預體系

近日,國家疾控局發佈《學生常見病多病共防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首次明確學生常見病“多病共防”概念。

喬傑表示,《指南》中列舉了近視、超重肥胖、脊柱彎曲異常、傳染病、齲齒、心理健康問題等學生羣體中的常見疾病及健康問題。這些疾病和健康問題在學生羣體中患病率較高,對個體健康與社會適應產生較大的影響。由於很多常見疾病和健康問題有着相同的病因或具有共同的風險因素,因此可以採取多病共防策略。

“如日間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缺乏、靜態行爲、睡眠節律紊亂、視頻時間過長、營養失衡、親子交流缺乏等,往往是造成學生羣體近視、超重肥胖、脊柱彎曲異常和心理健康等問題的共同風險因素。通過增加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充足睡眠和早睡早起、規律生活、均衡營養、加強親子交流等,可同時預防多種疾病或健康問題,達到多病共防的目標。”喬傑說。

當下,我國兒童青少年正經歷疾病譜的轉變,疾病負擔從以傳染病爲主,逐漸轉向以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爲主。因此,喬傑提出,全社會應共同努力,爲兒童青少年成長創造友好、支持性環境,繼續推動政府主導的多部門協作策略,建立體醫教融合、家校社協調的工作機制。

喬傑強調,尤其要加強以兒童青少年健康爲中心的多病共防干預體系,構建支持性的家庭環境、安全的社區環境,以及平等尊重的校園環境;應注重早期發現高危羣體,進行分級管理,並針對這部分重點人羣開展干預;針對已出現多病共患的學生要及早干預,指導其到專業機構確診和治療,並加大對重點人羣的干預力度。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