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中國方案呼之欲出

(圖/美聯社資料照片)

在俄烏戰爭1週年之際,中國大陸外交部公佈《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國際輿論相當好奇北京提出的「俄烏和平方案」爲何。然而,該文仍停留在重申既有主張,並無特別新意,也沒有提出具體的和談計劃或停戰條件。正所謂文如其名,這份文件只能稱得上「中國立場」,而非「中國方案」。

依據大陸對外政策慣例,面對國際重大爭議時,北京往往都以四平八穩的原則性陳述爲主。不過,如果回顧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在歐洲之行涉及俄烏戰爭的系列談話,再結合他過去參與北韓核危機的歷史,可以推斷出,俄烏「中國立場」文本背後,實質的「中國方案」呼之欲出。

當年王毅躍入公衆視野成爲知名外交官,正是源於2006年開始的北韓問題六方會談,而此次王毅透過與法、德、俄等國元首的雙邊會見,與慕尼黑安全會議的多邊場合調停俄烏戰爭,彷彿是重新干起老本行。如今,南北韓關係雖仍不時緊張,北韓亦未放棄核武計劃,但過去10年內分別舉行了史無前例的南北韓領導人會晤、美朝元首峰會,原本被戰爭烏雲籠罩的朝鮮半島,情勢已經大爲舒緩。

所以合理推斷,如果北京將成功緩解南北韓緊張的「雙暫停」與「雙軌並進」的政治進程用於此次俄烏戰爭,或許就是基於「中國立場」的「中國方案」。在朝鮮半島問題上,「雙暫停」指的是:北韓暫停核導活動、美韓暫停大規模軍演,推動雙方回到談判桌前;「雙軌並進」指的是:推進半島無核化進程、實現半島與地區長治久安。由於俄烏戰爭與南北韓危機背後都帶有冷戰遺留的問題,故若將上述思路應用於俄烏戰爭,似有不少可以複製、借鑑之處。

首先在「雙暫停」層面,中方或要求西方國家暫停對俄羅斯的全面制裁,以換取俄羅斯暫停現有的軍事侵略行動,作爲第一步;等到第二步,中方可能會建議北約承諾暫停東擴,以換取俄羅斯從去年2月以來佔領的烏克蘭領土撤軍。上述「同步暫停」的動作,當然需要雙邊和多邊協商機制,因而推測,中方或建議仿照北韓六方會談和伊核問題六國協議,在聯合國授權下建立新的架構。

其次在「雙軌並進」層面,依照中方發佈的立場文件,可以找到烏克蘭危機的兩個脈絡,也應是政治解決的兩條軌道:一是「主權聲索」,二是「安全關切」。前者是指俄烏戰爭的政治解決,必須要以恢復開戰前烏克蘭的既有領土爲最終目標,後者是指北約必須要與俄羅斯之間建立緩衝區,以緩解俄方的不安全感,同時俄方也不得動用核武手段以作爲迴應。

北京對俄烏戰爭的「中國立場」應屬檯面上的表態,相信檯面下的「中國方案」已經擺在俄、烏、歐洲各方領袖面前,這或許是美國總統拜登突訪基輔的原因之一。(作者爲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