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武商33億收購南昌蘇寧廣場 蘇寧債務化解進行時
首次落子省外。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陳紅霞 實習生 錢姣姣 武漢報道
武漢國資出手接盤南昌蘇寧,或給蘇寧當下並不明朗的債務危機帶來轉機。
9月14日,武漢武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鄂武商”)連發三條關於收購南昌蘇寧廣場項目資產的公告。公告顯示,鄂武商擬收購南昌蘇寧置業有限公司持有的南昌市東湖區廣場北路以東、省府北二路以南控規SF01-04、SF01-05地塊在建商業項目。收購項目總價款爲33億元,其中南昌蘇寧廣場項目中資產對價爲21.12億元,公司支付給未來一定期間內總包方等施工方、供應商的價款爲11.88億元。
鄂武商表示,本次收購完成後,公司將繼續推進項目的建設,並希望在此基礎上打造南昌標杆性商業綜合體,公司將藉此在湖北以外佈局落子,擴大公司商業版圖。
南昌蘇寧廣場項目易主武商
爲了拿下南昌蘇寧,鄂武商在整體收購資金安排上煞費苦心。
鄂武商表示,待收購資產過戶至公司名下後,公司辦理抵押手續,以南昌蘇寧廣場1-4地塊和1-5地塊項目土地使用權及在建工程向興業武漢分行提供抵押,適時轉現房抵押,申請貸款不超過19.8億元,貸款期限不超過7年。
根據上述公告,南昌蘇寧項目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八一廣場原省政府大院地塊,是南昌老城區最核心區域和南昌市商業的黃金地段。項目總佔地面積約77.97畝,總建築面積約31.21萬平方米。
除此之外,鄂武商還將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武商南昌商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億元,由該全資子公司受讓南昌蘇寧廣場項目。
據瞭解,該項目定位爲集聚奢侈品零售、娛樂體驗、生活時尚、文化藝術、健康生活及餐飲美食等於一體的城市大型商業綜合體。目前開發建設工作尚未完畢。鄂武商收購之後,計劃將該項目定位重奢商業綜合體項目,要引入國際衆多一二線奢侈品牌,大多系首次在江西市場登陸。按照原定計劃,項目將在2022年起進入工程收尾、竣工驗收階段。
公開資料顯示,鄂武商是湖北省最大的綜合性商業企業,其前身是創建於1959年的中蘇友好商場。1986年,武商集團在全國率先進行股份制改造,1992年,“鄂武商”在深交所上市,成爲中國商業第一股。武商集團武商MALL由旗下武漢國際廣場、武商廣場、世貿廣場三家購物中心及武商裡構成,是華中地區最大的購物中心組合羣。
目前,鄂武商所有商業地產均集中在湖北地區。其2021年半年報顯示,下屬有國際廣場、武商廣場、世貿廣場等10家購物中心,坐落於武漢市、襄陽市、十堰市、仙桃市、黃石市、老河口等核心商圈,超市業務佈局湖北省內武漢市及多個二級城市。此番將業務延伸至南昌,也意味着鄂武商的商業版圖首次走出了湖北。
蘇寧債務化解進行時
事實上,自從去年年底以來,蘇寧的債務危機就浮現在公共視野中。此後,蘇寧也嘗試採取多種方式化解債務危機。
2020年底,蘇寧控股集團股東張近東、張康陽等將公司全部股權質押給淘寶,總出質股數10萬股,合計出質股權數額10億元人民幣。在此之後,關於蘇寧資金鍊斷裂的傳聞就不絕於耳。
今年2月25日,蘇寧易購公告稱,擬籌劃公司控制權變更,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預計轉讓比例爲20%至25%,股權受讓方屬於基礎設施等行業;2月28日,深圳國資旗下的深國際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鯤鵬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148.17億元的總價受讓了蘇寧易購23%的股票。
但這筆控股權轉讓的買賣最終並未能如願。6月22日,一張有關蘇寧置業的截圖在網上流傳。再次把蘇寧的債務危機拉入公衆視野。截圖顯示,蘇寧置業將會破產,物流和易購由阿里接盤持股40%,金融業務則留在張近東手上。隨後,蘇寧置業在其官方微博上予以迴應:“關於網絡謠言,我司已報警。”
7月5日,蘇寧易購連發多條公告,將引入江蘇國資和產業資本戰投,深圳國資退出。根據公告,張近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蘇寧控股集團、股東蘇寧電器集團擬將上市公司16.96%的股份轉讓給江蘇新新零售創新基金二期(有限合夥),股份轉讓價格均爲人民幣5.59元/股。
江蘇新新零售創新基金二期系由南京新興零售發展基金、華泰資管、阿里巴巴以及海爾、美的、TCL、小米等產業投資人作爲有限合夥人出資組建的聯合體。其中,阿里爲該基金的最大出資方。
債務危機一直未得到解除的蘇寧也面臨高層易主的情況。7月12日,蘇寧易購宣佈,原董事長張近東向董事會提出辭職。7月29日,蘇寧易購的當家人變更也塵埃落定,大潤發創始人黃明端出任董事長,原蘇寧易購高管任峻任總裁,張近東退出。
目前,蘇寧最主要的營收來源蘇寧易購,但蘇寧易購自2014年開始已連續七年虧損。蘇寧易購2021年半報數據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36.06億元,同比下降20.96%;淨虧損34.52億元,2020年同期淨虧損1.67億元,同比擴大1972.06%。
此番藉助南昌蘇寧的出售回款33億元,蘇寧能否成功走出債務泥潭還有待時間考量。
(作者:陳紅霞,實習生錢姣姣 編輯:李清宇)
21世紀經濟報道及其客戶端所刊載內容的知識產權均屬廣東二十一世紀環球經濟報社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詳情或獲取授權信息請點擊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