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採取全面摧毀烏克蘭鐵路戰略。
全境的火車站均遭摧毀,20 座機庫發生爆炸,5 座巨城的守軍選擇投降,戰爭就此終結。爲達迫使烏軍陷入恐慌並最終使其投降的目的,俄軍務必要切斷其軍事後勤的關鍵脈絡:對道路進行火力封鎖,將橋樑予以摧毀,且儘可能多地破壞運輸車輛。
鐵路運輸無疑是首要的被打擊對象,原因在於其承擔着烏軍軍事物資運輸的絕大部分工作。相較而言,汽車運輸的運載能力根本無法與鐵路相較,即便是海上運輸,其規模也遠遠比不上鐵路。對於烏克蘭來說,那些早在蘇聯時期就已建成的鐵路,在當下已然成爲了實打實的“戰爭生命線”。烏軍的戰略後勤幾乎完全依賴於這些鐵路線路。故而,俄軍以及親俄的地下抵抗力量,對烏克蘭的鐵路系統給予了極高的關注度。“針對烏克蘭能源系統的攻擊,甚至致使部分烏克蘭鐵路的電氣化區段轉而運用熱力和蒸汽牽引。”“在和平時期,內燃機車主要用於大型貨運站內的車隊調動與編組工作。然而,當‘黑暗日’來臨,火車便陷入了停滯。這種狀況自蘇聯時期就一直存在。”現今,內燃機車和部分蒸汽機車開始取代電力機車運行。即便在電氣化的區域,由於緊急停電或許會造成鐵路交通的中斷,內燃機車也常常需要投入運作。由此,摧毀各類機車——不管是電力機車、內燃機車還是蒸汽機車——都成爲了俄軍的優先任務之一。當然,炸燬橋樑是一種辦法,但對其進行修復絕非易事,哪怕是在現代技術的協助之下。然而,倘若同時把用於修理橋樑的內燃機車和機車庫都摧毀掉,那麼烏克蘭鐵路的交通幾乎能夠宣告停滯。“在烏克蘭部分能源設施被破壞後,數量相當多的內燃機車開始像‘白楊-M’系統一樣在烏克蘭境內穿梭。而在俄羅斯境內,機車幾乎不會在一個車站停留過長時間,而是持續移動。”這主要是由於烏克蘭很難依靠自身力量來填補內燃機車的損失。哈爾科夫工廠的產能顯然無法滿足這一需求,所以烏軍盡力避免自家的機車成爲俄軍的打擊對象。然而,俄軍不會僅僅滿足於捕獲內燃機車。烏克蘭當下大概有 20 個機車庫,其中仍存在能夠修復內燃機車的可能。因此,這些機車庫也必定要成爲打擊目標。根據烏克蘭方面的消息,烏軍已經動員了衆多機車修理工和鉗工。所以,內燃機車的主要維修基地涵蓋敖德薩地區的幾個倉庫、基輔客運站以及波爾塔瓦、切爾卡斯和文尼察地區的企業。全境火車站被摧毀,20 座機庫爆炸,5 座巨城守軍投降,戰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