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友好,尼泊爾有高度共識
本報記者 褚大業尼泊爾總理奧利於2024年12月2日至5日對中國進行了正式訪問,其間兩國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聯合聲明》。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陳鬆日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奧利總理將中國作爲首個正式出訪國家,充分體現兩國高度的政治互信,奧利總理對中國的友好情誼,以及尼朝野和社會各界對華友好的高度共識。環球時報:在奧利訪華期間,中尼兩國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尼泊爾政府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框架協議》(下稱《框架協議》),如何看待兩國簽署這一協議的意義?陳鬆:雙方簽署《框架協議》對於中尼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是規劃中尼務實合作。協議涵蓋經濟、金融、交通、物流、貿易、產業投資、海關等領域,爲下階段雙方合作指明方向。二是推動尼社會經濟發展。尼方得到更多政策、資金等方面支持,有利於改善貿易投資環境,完善交通、能源等關鍵領域基礎設施,增強尼“造血”功能,帶動經濟增長。三是深化區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將帶動中國與南亞地區開展更廣泛的區域合作,對促進地區和平穩定、共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四是加強民間交往。文化和旅遊合作內涵不斷豐富,民間、地方層面友好往來進一步激活,將促進兩國人民友誼。環球時報:根據兩國聯合聲明,雙方願穩步推進吉隆至加德滿都跨境鐵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目前,中尼雙方在鐵路方面的最新合作進展有哪些?陳鬆:中尼跨境鐵路(境外段)可行性研究項目爲跨喜馬拉雅立體互聯互通網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尼兩國政府長期致力於該項目的推進。2022年12月,中尼兩國政府成功簽署該項目實施協議。2023年3月至2024年1月,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派組赴尼現場展開並完成第一階段可行性研究工作。2024年3月至今,鐵一院分批派出技術、測量、鑽探人員赴尼泊爾現場開展項目第二階段可研工作。目前已完成資料收集、與尼方對接、方案研究與確定、現場技術諮詢與評審、專業調查、工點測繪等工作,並通過集團公司正式驗收以及技術監督單位鐵四院諮詢團隊諮詢驗收。地勘工作正在進行中,截至2024年11月底,綜合完成進度約60%。預計2025年6月完成地勘工作並通過相關評審,預計2026年完成可行性研究。環球時報:國際上和尼國內對項目貸款比較謹慎,您認爲應當如何看待發展和債務的問題?陳鬆:發展離不開資本積累和資金投入。發展中國家自身經濟“造血”功能較弱,適度的外部資金支持有助於推動經濟現代化發展。尼公共債務管理辦公室數據顯示,截至2023/24財年末,政府外債爲1.25萬億盧比,多邊債務佔88.98%,雙邊債務僅佔11.02%。其中,日本、印度爲尼泊爾前兩大雙邊債權國,中國僅排第三位,佔總債務2.82%。西方國家動輒炒作“中國債務陷阱論”,目的是攻擊抹黑中國同發展中國家合作。事實上,中國積極倡導國際金融機構和商業債權人蔘與對發展中國家減緩債務行動,是二十國集團等多邊行動緩債倡議的最大貢獻方。同時,中方堅持“以發展促減債”,多年來致力於爲尼泊爾等發展中國家提供低息貸款、發展援助和投資等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融資模式,助力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