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劇好萊塢”西安:去年全國60%短劇產自這裡,引來北上廣影視團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凌晨 西安報道
從多年前小有熱度的方言版《都市碎戲》到如今爆火全國的霸總短劇,西安已然成爲“短劇好萊塢”。
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約60%的短劇由西安團隊拍攝,早期甚至能佔到八成以上。在DataEye此前發佈的百強承製榜中,西安、金華和鄭州包攬TOP3,其中西安佔比22%,排名第一。僅2024上半年,西安上榜的短劇超過300部。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全國微短劇市場中,西安承製團隊的短劇作品佔整個短劇市場爆款量的80%。
在採訪過程中,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西安微短劇承製公司大多由信息流廣告公司演變而來。相比於傳統影視行業,微短劇是一個全新領域。傳統劇通過平臺採購、依靠B端盈利,微短劇則直接面對上億用戶,C端充值是其主要盈利渠道。
根據艾媒諮詢發佈的《2023—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研究報告》,去年我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達373.9億元,同比上漲267.65%,預計今年市場規模將超過500億元,2027年將達到1000億元。
短劇正在改寫傳統影視行業格局。近一年內,不光字節、快手等內容平臺入局短劇行業,甚至淘寶、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以及360、華爲、小米等科技企業都跨界進軍短劇行業,在市場上招兵買馬。
大廠集體入局、新生企業加速內卷,如今短劇供給端呈現井噴式增長。《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年全年共上線重點網絡微短劇384部,較2022年的172部增加了一倍多。需求端方面,2023年快手短劇日均活躍用戶規模達2.7億,2023年騰訊視頻微短劇用戶規模達2.3億。
一些從業人士認爲,微短劇可以讓製作方直面消費者,最大程度瞭解與體現用戶喜好。也有受訪者表示,憑藉“短平快”的特點及“爽文題材”走紅的微短劇,表達出的情緒與價值觀都太過強烈,從而導致“博眼球”的案例屢見不鮮。因此,微短劇需要更完善的行業規範與內容監管。
引來北上廣影視團隊
打開招聘網站,在西安市區搜索關鍵詞“短劇”,能彈出上百個相關崗位,其中需求量最大、薪資最高的是短劇編劇。
“我們希望編劇網感強,最好是資深網文愛好者。風格要以女性向創作爲主,像是平臺上大熱的甜寵、霸總、逆襲、重生等言情類劇情創作套路基本都要掌握。”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以求職者身份諮詢時相關公司招聘人如此回覆。
從網站標註薪資來看,西安短劇編劇月薪普遍在1—2兩萬元之間,這引得不少年輕人躍躍欲試。
秦雨是武漢大學文學院研究生,畢業後她前往北京成爲一名青年編劇。“一次出差途中,同行問我願不願意兼職短劇編劇。一集只需要五六百字,我基本上一天五六集都很輕鬆。”
“之前寫電視劇,我們一組人要寫四五個月,然後負責人還要跟平臺、資方反覆審覈、確認,甚至出現過劇本敲定後無法拍攝的情況,這樣尾款就打水漂了。對於編劇來說,一半時間白乾。”秦雨說。
對於短劇這種短平快的生產流程與結算方式,秦雨感到新奇又興奮。“那次出差20天,工資賺了4000多元,而寫短劇賺了2萬元。劇本就修改了一兩回,直接結賬了。雖然當時業內都覺得短劇都處於鄙視鏈低端,但架不住錢多。回北京我就辭職來西安了。”
2022年,秦雨正式成爲短劇編劇,定居西安。“西安微短劇承製公司大多由信息流廣告公司演變而來。最初短劇拍攝一部成本最低只有4-5萬元,團隊人少也沒有明確分工。信息流公司有一些演員資源,找一篇比較有熱度的網文,再攢一些編劇、導演就開拍了。有時候編劇不夠用,我們工作室負責人也會找一些兼職或者‘槍手’來寫。那一年,不少編劇年綜合收入(包括獎金、分成、兼職、工資)都飆升到25萬—50萬元之間。”
僅僅兩年間,短劇市場從野蠻生長到日臻成熟。其中出現不少手握多款大爆劇的承製方,比如豐行旗下爆款劇《無雙》,僅播出8天后投放收入就已破億,該公司今年6月單月的上榜短劇數高達15部。
在此背景下,短劇產業鏈條也逐步清晰。西安本地短劇製片人李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點衆等網文平臺處於上游版權方,主要是提供小說IP或改編好的微短劇劇本,有時候也會參與制作,分擔部分成本。
產業鏈中游大部分是短劇製作公司,有之前的信息流廣告公司,也有從北上廣來西安轉型的影視製作團隊。他們吸納編劇、導演、演員等多種影視資源,最後組成製作團隊。
短劇製片人李生表示,2023年以前,在西安拍一部短劇成本僅三五萬元。當時短劇上線,觀衆們覺得新鮮,平臺也給大量引流。這也是北上廣影視公司來西安拍攝的關鍵原因,主要是成本夠低,有盈利空間。
最後是渠道,比如此前小說分銷轉型過來的短劇推廣,還有專門做引流、玩算法的分銷公司等,他們會最終觸達目標用戶。
造夢成本水漲船高
據《2023-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微短劇市場規模爲373.9億元,同比增長267.65%。預計到2027年,我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將超1000億元。
如今,在短劇之都西安,短劇團隊拍攝場地也從商場、寫字樓下搬到了專業的影視基地內。
位於西鹹新區的造夢工廠實景基地佔地15000多平方米,提供從古至今150多種風格迥異的場景。此外,基地還設有專門的道具庫,擁有超60萬件道具。
西安幸福林帶的大夏星川也是微短劇拍攝基地之一,該基地總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設置有辦公室、會議室、KTV、醫院等20多套內景,包括一系列的外聯場景庫。
體驗過上述影視基地後,李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短劇實際上是在‘造夢’,而影視基地則是將‘夢境’現實化了。這背後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
在李生看來,行業流程化與專業化是一把雙刃劍。從市場視角來看,短劇產品質量更高影響力就更強,但轉嫁到從業者身上,便成爲大幅增加的成本。
以影視基地爲例,包括客棧、宮殿、祠堂、行軍帳、圖書館、總裁辦公室等場景應有盡有。部分影視基地宣稱,所用醫療器械並非道具擺設,而是真實購買的醫療產品。有的影視基地一盞光照燈的成本就已上千,只爲還原古代蠟燭照明場景。
“原來寫字樓下、商場門口拍攝,成本很低。現在專業團隊層出不窮,從短劇影視基地、短劇演員、短劇編劇到短劇渠道分發都逐步規範化、流程化,資本進駐拉高成本,行業競爭嚴重。”李生說,比如之前一部收入過億元的爆款短劇,平臺投流成本就高達90%。現在短劇賺來的錢,很大一部分都回流到渠道,而非產業鏈本身。
艾媒諮詢《2023—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微短劇的盈利方式主要爲流量分賬、平臺採買、品牌定製、廣告及電商帶貨等。其中,流量分賬較多,主要採用合作模式。
對於行業競爭的加劇,秦雨與李生有着相似的感受。經歷過行業初期紅利,秦雨明顯感覺到短劇編劇待遇的下降。
“現在的短劇編劇跟傳統編劇行業越來越像了。編劇分級定價體系愈加清晰,根據編劇的經驗以及工作室承接項目情況收入各有不同。有爆款作品加持的頂級編劇,一部劇下來綜合收入幾十萬元的都有。比較資深的編劇,參與項目月均收入也有1-3萬元,算是高薪崗位。但對於規模更大、更底層的編劇而言,月均幾千元是常態。留給新手的機會,已經不多了。”秦雨說。
受訪者都表示,短劇依然暴利,但並不賺錢。普遍印象中,短劇的生產邏輯便是成本低、效率高且時效性強,高速運轉回流資金。如今,隨着觀衆審美提升、行業競爭加劇,短劇行業進入下半場。
多地角逐短劇之城
隨着微短劇行業的迅猛發展,出現了版權爭議、導向低俗等亂象,監管治理也在不斷加強。
2022年11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 實施創作提升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重點聚焦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調低下、審美惡俗等內容的“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開展專項整治。
今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再次加強對微短劇的規範管理,發佈《關於微短劇備案最新工作提示》並於6月1日起正式實施生效,對微短劇施行分類分層審覈,明確規定未經審覈且備案的微短劇不得上網傳播。該規定按照投資額30萬元和100萬元兩個門檻,將微短劇劃分成重點微短劇、普通微短劇和其他微短劇三類,分別以不同的途徑備案審覈。總投資額達到100萬元及以上的“重點微短劇”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備案公示管理;30萬元(含)—100萬元之間的“普通微短劇”由省級廣電部門進行規劃備案審覈;低於30萬元的“其他微短劇”由播出或爲其引流、推送的網絡視聽平臺履行內容管理的職責。
在行業管理不斷規範的同時,各地也在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微短劇產業發展。北京、上海、湖南、山東等地先後出臺政策,通過資金獎勵等優惠措施吸引更多有實力的微短劇團隊創作,發佈各類主題創作計劃作爲項目牽引,搭建發佈平臺以及建設微短劇影視基地等。
陝西也將研究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微短劇產業發展。今年4月18日,陝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大光調研微短劇業發展情況時指出,陝西曆史文化底蘊厚重,微短劇業發展有基礎、有規模,應在微短劇業發展方面做出應有的貢獻。相關部門要進一步梳理摸清本省微短劇產業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儘快研究出臺推動微短劇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政策。
隨着行業市場擴容以及各地紛紛出臺支持政策,西安面臨的競爭壓力也在加大。目前,除西安、金華、鄭州三個城市短劇行業發展較快之外,成都、杭州、青島、上海、海口等城市也在不斷髮力,微短劇基地遍地開花。
李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金華優勢很明顯,有現成的橫店拍攝基地,還有大量的性價比極高的羣演。而鄭州是後起之秀,現在當地短劇拍攝基地也很多,之前出過幾個爆款劇,熱度隨即帶動了當地市場。比如,爆火的“中老年甜寵”類短劇《閃婚五十歲》出品方爲鄭州天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這家2012年成立的短劇公司如今市場投放短劇數已經超過1000多部。
在多地競爭短劇之城的背景下,西安的短劇產業正在向縱深發展,不僅有多家爲微短劇拍攝服務的影視基地,一些產業園區還在打造短劇產業鏈,連接微短劇行業上中下游產業。
目前,西鹹新區已經累計拍攝劇目600餘部,建成孵化、拍攝、製作、投流全產業鏈,加強頭部微短劇企業引進和中小微短劇企業培育扶持,打造西部一流微短劇產業集羣和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西鹹新區宣傳文旅局副局長楊彬彬公開表示,目前新區正在針對基地建設、產業發展、內容製作、營銷推廣等方面完善扶持政策,推動產業提質增效。例如,設立相關獎項,激勵優秀影視短視頻創作;鼓勵短劇拍攝與文旅資源結合起來,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爆款短劇;加大本地拍攝資源的整合,爲劇組提供完善的拍攝配套;加大對微短劇出海的激勵;加大微短劇專業技能培訓等。
5月16日,西安市未央區在未央湖短劇拍攝基地舉行“百劇共創‘未’計劃”新聞發佈會,意在助力構建微短劇全產業鏈生態,進一步完善“影視+”產業鏈。
此外,《西安市促進文化旅遊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強園區基地建設,圍繞產業集聚加快市場主體培育,聚合上下游企業及關聯業態,重點打造一批動漫、電競、傳媒、影視、演藝、文創、藝術及文化裝備等優勢產業集羣。要發展數字文旅經濟,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數字文化企業,鼓勵本土化、原創性電影、電視、動漫、短視頻創作生產,支持本土作品進入全國院線公映,上線愛奇藝、優酷等視頻網站,支持西安市影視企業創作出品的電視劇在央視黃金時段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