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陷落”,摘牌退市,日本經濟復甦希望渺茫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東芝公司於當地時間20日摘牌退市東芝公司,從2010年左右開始經營狀態持續低迷特別是在2015年曝出違規財務問題,後經營狀態雪上加霜即使在2017年增資7000億日元,希望最後一搏也未獲成功,在今年東芝被日本基金收購。

東芝這個品牌對於與改革開放同時代的中國人來說非常的熟悉,東芝電器的廣告甚至還音容猶在東芝這家企業的問題,從自身來看主要是企業發展方向上的戰略出現了問題,同時企業負擔過重哪怕不斷出售部分產業,也未能拉起頹勢在東芝之前的經營過程中有比較重要影響的事件。

包括上世紀80年代東芝由於爲蘇聯提供高性能機牀大幅度提高蘇聯的潛艇降噪技術,被美國一通制裁各種打壓。

2006年用54億美元收購了美國西屋電氣,準備大力發展核電產業結果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使核電產業,在日本遭受巨大打擊爲了,保證市值的穩定東芝從2007年開始會計造假,造假金額高大2248億日元。

2015年被曝光後企業遭到極大的打擊,隨後就開始賣兒賣女的悽慘過程,東芝把圖像傳感器業務賣給了索尼,把白色家電業務賣給了美的,把電視業務賣給了海信,把筆記本電腦業務賣給了夏普等等等等。

從單一企業來看東芝確實是自己經營不善,但是從宏觀情況來看東芝的情況對於日本企業來說是一種普遍現象,只不過程度不一罷了曾幾何時日本經濟風光無限,靠的就是日本在二戰後拼命發展教育和科技在經過了1-2代人的努力之後。

上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是日本經濟的黃金期,但是在美國的打壓之下日本科技的發展速度在本世紀初出現明顯下滑,原本日本爲之驕傲的芯片、數碼、機電等等方面的突破速度都開始變慢。

再加上中國在最近10來年時間不斷提升自己的科技實力,使得日本與他們原本的最大的技術利益獲取國就是中國之間的技術代差被完全消弭,甚至被中國超越日本產品在中國的神話也隨之破滅日本品牌的溢價率也在大幅縮水。

無論是汽車還是電器,還是化妝品,還是健康產品,在中國的銷量都在大幅下挫,所以東芝的摘牌退市不僅是這家企業的一個轉折點,也是日本經濟復甦無望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