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清零該退場了

(圖/澎湃新聞)

習近平即將邁入第3個總書記任期,沒有太多人探索新的任期會有什麼新的政策,畢竟執政十年了,路線已經定型。大家比較關注的是「動態清零」政策是否會終止或至少鬆綁?

清零政策行之有效,但失之太苛,沒完沒了的強制篩檢、密不透風的封城、株連甚廣的隔離、嚴防死守的國際管控,許多人民已經受不了,敢怒也敢言,還發生不計其數的次生災難。上個月貴陽發生27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當中沒有一人是被篩檢出陽性,他們只是被認定爲「密切接觸者」,被漏夜強制送去隔離,不幸冤死荒山。這是一起防疫事故,如果不是上級雷厲風行堅決清零,基層政府就沒有壓力連夜要將涉疫人員轉運他處。

真是夠了!動輒數千萬民衆同時被封管,無數經濟活動停擺,怨聲載道。全球都在解封中,絕大多數地區生活、生產與國境早已恢復常態,只有中國大陸以及澳門還鎖在幕中,出入境關卡重重,產業鏈的完整性迭遭破壞。國內外人士都認定,是習近平堅持清零的,不過了二十大不會放鬆,不過了明年兩會不會終止。

清零政策立過汗馬功勞,中國大陸大流行死亡數超少,其功不可沒,但病毒一再演變,重症數與死亡率已經大減,注射疫苗者比率也很高,診治病患壓力不大,所以防抗措施可以大減。各國多已從「防疫」走向「脫疫」,紛紛打開國門,鬆綁防疫措施,只要醫療體系足以收治病患即可。唯有大陸還在死守最初嚴苛的防控手段,導致人民痛苦難當。

清零政策之功在於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其過在於人道災難多而嚴重。現在已到改弦更張的時候了,二十大過後再不與時俱進,基本恢復常態,恐將超過民衆容忍底線,繼續幹擾生產消費,甚至引起民衆反抗。清零的階段性任務達成後就該大部分退場,若再戀棧不去,就要功不抵過了。

現在既然病毒的危害有限,人民的忍受也有限,就不必也不能用高壓手段強行防抗疫情了。如果說壓低確診與死亡人數展現了中國體制的優越性,再堅持清零下去就會展露體制的專制性了;如果有效管控疫情體現了中共政府體系強而有力的執行力,再嚴管下去就要展露中共權力的高壓性了。一個賢能的政府能收也能放,能硬也能軟,能剛也能柔,現在應是放開、放軟的時候了。

習近平6月去了一趟武漢,自詡防疫措施是「最經濟的、效果最好的」,但在病毒變異之後,再不與時俱進,就不是他自信的「取得最後勝利」了,而是付出過多的代價,人民承受過度的痛苦,國際形象蒙受過大的損失,經濟也受到過多的傷害了。

何況動態清零政策其實也不是一成不變,中間有過在緩和期略作調整,某些技術環節稍有放鬆。既然不是鐵板一塊,現在全球疫情趨緩,鬆綁大勢所趨,又有何理由繼續將「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搞到密不透風的地步?即使疫情隨而擴大,只要不失控,且醫療體系不崩潰,也是必要付出的代價,不能因之而死守到不容一隻蒼蠅飛過的地步。

習近平3連任,如果要創造薄海同歡的氣氛,最好的辦法是鬆綁疫情管控,人民會感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