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出TOP10,還真沒毛病
網飛版《三體》一經播出引起熱議,有誇好看的,也有罵孃的。
如何評價這部劇好與不好,我們必須先搞清楚另一個問題。
爲什麼不把《三體》交給好萊塢拍攝?
大劉(《三體》的作者劉慈欣)的回答是:不是不給好萊塢拍,而是好萊塢不要《三體》。
因爲好萊塢的故事都遵循一定的敘事套路,故事可以複雜但主旨必須簡單,比如一定要有一個鮮明的反派角色,將主線變爲容易理解的正邪鬥爭。
最終必須以正義獲勝皆大歡喜告終。
而如果你讀過《三體》原著的話,就會發現故事中沒有反派角色,無法用單純的善與惡來衡量。
基於此,好萊塢不會喜歡拍攝《三體》這樣主題複雜的故事。
雖然電視劇和電影的拍攝思路略有不同,但所用的套路都一樣。
網飛版《三體》印證了劉慈欣的說法,他們將這個故事改編成更能被西方人理解的樣子。
比如將智子製造“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閃爍”,改成肉眼可見的閃爍。
不讓觀衆去反映什麼叫“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直接去感受智子牛X就行。
再比如將主角進入三體遊戲探索的動機,改爲了救遊戲裡的一個小女孩而揭開遊戲運行規律。
這樣更能讓美國觀衆產生共情。
騰訊版《三體》創作思路,就像是蘇聯當年拍攝《戰爭與和平》一樣,要忠於原著,力求展現文化內涵。
(騰訊版三體我做過全集解說,大家可以在B站主頁搜索“三體”)
而網飛版《三體》的創作思路,就是用理解門檻最低的模板套路,給觀衆講一個外星人入侵的故事。
改編的要義只有一個字:爽就完了,別動腦子!
主創們覺得觀衆很難理解白沐霖爲什麼要借書給葉文潔,那就讓這兩位上牀,讓他們爲了瑟瑟而借書。
主創覺得觀衆很難理解葉文潔和伊文斯之間的精神交流,那就讓他們狂吻。
但是在電影領域,中國的觀衆似乎越來越不喜歡這種貫穿西方思維的套路了。
曾幾何時,“好萊塢大片”是高質量電影的代名詞,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氣勢澎湃的鏡頭畫面,外加成熟的劇情套路,部部都是“票房收割機”。
(電影《阿凡達》劇照)
但是現在,各位能明顯感覺到一個現象,好萊塢不吃香了,引進片在國內院線的影響力直線下降。
去年內地票房最高的引進電影,是砍下將近10億票房的《速度與激情10》。
而這樣的成績連前十都進不了。
一提起這個話題,肯定又有人說是國內搞什麼“國產保護”,限制外國電影引進。
事實並非如此。
去年在北美熱度較高的電影,國內幾乎全部引進了,但這些電影僅僅拿下了16.6%的票房。
這在十年前是難以想象的。
好萊塢大片遇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觀衆看膩了“套路”。
在超級英雄類電影中,始終堅持着一個最簡單的製作邏輯。
那就是讓個人從“一塌糊塗”的狀態,突然掌握力量。
主角得是個陷入困苦的好人,要特立獨行。
比如《蟻人》中的主角是個爲了供養家庭而行竊的人。
(電影《蟻人》劇照)
英雄在獲得力量後會迷失,直到一場教訓讓他認識到該做什麼。
比如蜘蛛俠彼得·帕克在叔叔死後,才明白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英雄們面對的,一定是能夠毀滅城市乃至世界的大危機,而且要一個人打完所有硬仗,做一個孤膽英雄式的救世主。
(電影《蜘蛛俠2》劇照)
比如《黑豹》《海王》以及《復仇者聯盟》系列。
最關鍵的是,無論英雄們掌握的是高科技還是魔法力量,所有人必定沉迷近身短打,因爲肉搏戰最容易拍得出彩。
如此套路一用就是幾十年,國內的觀衆已然審美疲勞了。
2019年上映的漫威電影《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堪稱是超英電影之絕唱。
影片憑藉觀衆們對英雄們的情懷,在內地拿下了42億的驚人票房。
此後漫威再也沒能推出這樣的現象級作品。
直到2023年,《黑豹2》和《蟻人2》宣佈登上內地影院。那時有不少人高興壞了,喊着“漫威終於原諒我們了!”
不少人歡欣鼓舞地走進影院,然後發現被漫威餵了兩坨屎。
當觀衆對好萊塢祛魅後,忽然發現套路片完全不講現實邏輯,簡直是把觀衆當傻子糊弄。
人家《流浪地球》系列爲了讓故事更加真實,在科幻點子的基礎上,基於真實的世界規律寫出幾十萬字的背景設定。
而《黑豹》中的瓦坎達,拿着高科技搞肉搏,就好比拿着4090的顯卡當板磚砸。
最終《黑豹2》以豆瓣5.4的“高分”,在國內狂砍一億票房。
有粉絲認爲,超英電影遇冷是國人水平差。還說不支持好萊塢,中國會成爲文化荒漠。
但現實的情況是,好萊塢自己快成文化荒漠了。
去年引進的所有值得期待的大片,大多數都有無腦使用套路的問題。
《阿凡達》系列第二部《阿凡達:水之道》在上映之前,一度被預測能拿下40億票房。
可觀衆們在走進影院時發現,編劇只是把歐美人自己歷史嫁接到了潘多拉星上,除此之外所有的劇情內容全是好萊塢萬年不變的固定套路。
最終這部電影只拿下16億票房,比預期縮水了一大半。《阿凡達:水之道》也被嘲諷爲《阿凡達:下水道》。
《水之道》和漫威超英電影口碑崩壞,並不只是因爲太套路。
無論國內國外,都有許多優質大片在玩套路。
2023年上映的引進片中,口碑最高的應屬橫掃了奧斯卡的《奧本海默》,也是套路化的劇情。
歷史上,曼哈頓計劃是極大的工程,是科學家集體奮鬥出的成果,而電影中爲了凸顯個人英雄的形象,將這些榮耀盡歸於奧本海默等少數人。
歷史上奧本海默被迫害,有着極爲複雜的原因,但在電影中被簡化爲觀衆最容易理解共情的理由:那就是政客出於個人不滿,挾私報復。
電影中的反派劉易斯·施特勞斯,在歷史上與奧本海默並沒有那麼深的交集,也並非是個純粹的小人。
但爲了製造劇情矛盾,爲了讓觀衆方便理解,他被塑造爲因嫉恨而發狂的小丑角色。
二元對立的正邪較量、英雄受辱後反擊,反派遭到了正義制裁,簡明扼要的主旨,統統都是套路。
《奧本海默》雖然也用套路,但故事講得很棒,所以觀衆口碑極佳。
只可惜觀影門檻極高,在國內的票房僅有4.5億。
對這些好萊塢大片來講,講不好故事還不是最糟糕的問題。
在國內新一代觀衆審美升級的同時,好萊塢的審美正在全面降級。
比如2023年上映的黑人版《小美人魚》。
爲了政治正確,強行湊足各種膚色的演員。
不光膚色拼盤,連劇情也完全背離原本的童話故事,變成好萊塢電影套路的大雜燴。
再有另一個被毀掉的經典IP《變形金剛》。
在第一部中,汽車人降臨地球的場景極爲恢宏大氣,宛若彗星撞地球。
汽車人的變形以及打鬥的鏡頭,都十分絲滑,極富機械美感。
《變形金剛2》雖然劇情很爛,但片中美軍作戰畫面相當精彩,向全球觀衆展示什麼叫“兩小時打遍全球”。
而去年上映的《變形金剛:超能勇士崛起》中,汽車人降臨地球的場面那叫一個寒酸,就像幾架失控了的無人機。
變身和戰鬥的場景與前幾部相比費拉不堪,也不知道省了多少經費。
類似的例子還有最近上映的《功夫熊貓4》,幾乎就是拿前三部的劇情和笑點拼湊出來的電影。
劇本質量和動作設計水平對比前作全方位下滑。
可能會有人說,一個IP開發到後期,肯定製作投入不如前期。
但你回看一下2023年的引進片,相當一部分都是知名IP的續作,這些作品的審美和影響力全都在下降。
種種問題勾勒出一個現實的結論:一如當年的香港電影衰落,好萊塢也到了瓶頸期。
除了質量下滑,在北美和中國大陸這兩個全球最大電影市場上,觀衆的偏好也發生了分歧。
像《八角籠中》《消失的她》《孤注一擲》《堅如磐石》等火爆的國產電影,它們並沒有多優秀。
但這些電影均是根據現實題材改編,戳中了普通觀衆的看點,所以獲得商業上的成功。
而像《流浪地球2》《封神第一部》《長安三萬裡》《宇宙探索編輯部》等優秀電影,都是在開發自己文化圈層的故事,講述本民族的精神內涵。
由於擁有同樣的歷史背景,身處同樣的社會環境,觀衆與影片所傳達的中心思想能夠同頻共振。
比如十年前的網文小說裡,寫的都是廢柴如何逆天改命。
但時過境遷,如今的網絡小說,都熱衷於講主角如何擺爛躺平。
電影也是如此,當今的觀衆不再迷信什麼“普世價值”,轉而更關心與自己相關的題材。
在這種商業氛圍下,引進片遇冷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所以當再有人問起:爲什麼海外大片在中國不受歡迎了。
各位不用反思不用自責,直接回答他:他們拉了,我們不喜歡,就這樣而已。
說到底選擇什麼劇、看什麼電影,都是商業行爲,都是個人選擇。
大家挑自己喜歡的就好,不用管別人怎麼說。
如果覺得我說的有點道理,別忘了給我個贊。
我們明天再聊。
拜了個拜。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烷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