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打《歌手》,這是內娛不敢播的尺度

要說今年上半年最大的樂子,還得是《歌手2024》。

一個唱歌節目,生生成了吃瓜節目。

目前播了三期,每一期都造出無數話題。

這周,全網都在猜測誰是補位歌手。

節目組官宣孫楠後,網友都在反對,當年的退賽事件又被重新提起。

上一期更精彩,亞當·蘭伯特作爲踢館選手吊打全場。

但音樂之外,網友最關注的是他的造型。

亞當往日風格個性,基本都是內娛熒屏「封殺」的元素。

所以這回上臺時,剋制了妝容,卸掉了美甲。

節目剛播完,「亞當遮紋身」也衝上了熱搜。

誰知這一遮,有人覺得圈粉。

認爲這是外國歌手「入鄉隨俗」的誠意。

也有人覺得丟人可悲,「保守」何時成了「習俗」。

魚叔嘆氣,從「守國門」到「遮紋身」。

怎麼回回都能吵出花來,熱鬧卻無聊。

索性咱們把目光從內娛移開。

剛巧最近出了一部電影,堪稱日本版《我是歌手》。

樂子更多。

畢竟敏感度直接到頂——參賽者全是黑社會。

這要是比賽輸了,才真是大事不妙。

不僅有血光之災,還有更駭人的懲罰。

而且笑點設置十分清奇,直接把魚叔笑出高音。

差點一激動也去報名踢館《歌手》。

更驚喜的是笑聲之外,在立意上吊打內娛。

來,唱歌,咱們玩真的——

《去唱卡拉OK吧!》

カラオケ行こ!

內娛《歌手》的比賽形式,是歌手競演+觀衆投票。

頂配音效加上現場直播,讓好的更出彩,差的更露怯。

這份「看誰丟人」的刺激,就是觀衆樂子所在。

與之相比,這部「黑社會版《歌手》」就樸素許多,但也更狠。

觀衆評委都是黑老大一人,地點設在KTV裡。

憑「絕對音感」打分,跑音掉拍當場審判。

參賽者都是幫內打手。

純黑不摻雜質,平時話題都是暴力限制級。

贏了,安然無恙。

輸了,便要受到懲罰:

黑老大親賜紋身,下手沒輕重,審美逼近零。

要把對方最討厭最恐懼的東西,一針一針紮在失敗者身上。

有人會說,黑社會還怕紋身?

但說到底,一行有一行的尊嚴。

設想,手上紋着一隻非貓非妖的東西去收保護費。

沒等出手先丟面兒,還怎麼在道上混。

無奈大家恐嚇吼人倒是在行,唱歌是真不行。

片中一系列針對黑道歌手們的辣評,笑點火力全開。

還有一段名曲《Lemon》翻唱,聽得魚叔邊笑邊握緊了雙拳。

所以衆人爲了贏,只能無所不用其極。

有的不顧同生共死的兄弟,偷偷走進音樂教室抱佛腳。

藉助專業力量,實現雞賊趕超。

有的,聚衆在卡拉ok包廂苦練。

互相嚴苛監督,避免掉隊偷懶。

還有人學習「那英搖人」,說的就是男主角成田狂兒(綾野剛 飾) 。

不過他的人脈,搖是搖不來全靠實力硬請。

直接跑到合唱比賽現場,瞅準厲害角色便上前堵人。

電閃雷鳴下,狂兒滿背紋身若隱若現。

氣勢駭人,漸漸逼近少年聰實(齋藤潤 飾) 。

鏡頭一轉,包廂內。

聰實嚇到蜷縮,但狂兒態度誠懇:

教練,我想學唱歌!

反差加上一本正經地搞笑,魚叔的嘴角就沒下來過。

緊接着,狂兒爲表誠意還特意 邀請聰實參加幫內聚會。

孩子呆立當場被一羣狠人尊稱老師,場面透露出一絲詭異的萌點。

屁滾尿流中,聰實只好答應了教學。

於是狂兒爲了卡拉ok大賽的歌手備戰,開始了。

單看故事走向,或許有些怪誕。

似乎只靠黑色幽默撐着看點,有單薄的風險。

但事實上,這部漫改電影口碑相當不錯,豆瓣評分8.2.

靠的不僅是黑道版《歌手》的反差笑點,還有反差對撞出的細膩思考。

對成長、青春、友誼、音樂、更對人生。

狂兒的備賽路上,關關難過。

自身實力就不說了,陣仗越大唱得越差。

還有聰實的反覆態度。

事實上,聰實自己也正處於迷茫中。

合唱比賽在即,他身爲團長卻進入了變聲期。

原本是高聲部的王牌,也失去了用武之地。

爲了不讓別人發現,他練習時只好對口型。

在教狂兒唱歌時,也從不示範。

眼看自己的位置被取代,卻還沒來得及找到新的位置。

一切動盪變化正如少年看着自己尚且陌生的喉結。

惆悵迷茫羞怯恐懼,是獨屬於青春期的陣痛。

聰實爲此意志消沉,也越來越沉默。

但狂兒的闖入,卻意外照拂了男孩敏感卻不爲人知的內心。

這位成熟年長的朋友雖然是黑道但心卻不黑。

意外總是能溫柔地包裹起少年的銳利。

聰實在朋友和家長那都未得到過的包容、鼓勵與尊重,一個陌生人卻真誠相送。

狂兒閱歷磨礪出的灑脫,又提前透過友誼吹散聰實的痛苦。

「-我已經發不出漂亮的高音了。

-要是這世界上只能存在漂亮的東西,那這一條街乾脆都消失得了。」

是啊,如果沒有完美技巧便不能歌唱,不夠完美就不配活着,又有誰真的有資格享受音樂與人生呢。

那它們還如何存在,又有什麼意義呢。

就像一味追求名次的合唱比賽,早已失去了歌唱的快樂。

少年們不經世事,不知音樂的真意,也不信人可以通過歌聲被情感打動。

才執着於極致的人事,陷入眼前即世界的逼仄青春苦悶中。

而當情感注入,技巧是否完美也變得不再重要。

像聰實與狂兒剛剛鬧了彆扭,就發現後者出了意外。

被道上的人報復,生死難料。

友誼的戛然而止,卻讓聰實真正意識到了二人間的羈絆。

卡拉ok比賽終於開始,聰實代替狂兒唱起那首他們一起練習過的歌。

變聲期的少年很快聲嘶力竭,曲調在他口中嘔啞嘲哳。

但架不住真情感人,直接把人黑老大唱哭了。

滿身血漬的狂兒此時偷偷倚在一旁。

看着聰實面對昔日恐懼的面孔大聲質問。

聽着少年唱起之前無論如何都不肯開口唱的歌。

這是他滑坡一樣的生長曆程裡,和刀光血影的現世生活中,第一次感受到的真摯牽掛。

合唱團少年與黑道狠人,本是兩條平行線。

正如他們的名字那樣,一個是隨手改下的「狂兒」,一個是滿懷喜愛的「聰明果實」。

背後暗含的父母期待、家庭處境、成長經歷,都天差地別。

卻通過「唱歌」命運相交平視纏繞,用一首不完美的歌治癒了彼此。

奇怪的故事,溫暖的落點。

確實中二俗套,但架不住可愛澄明。

魚叔冰冷的中年人之心也不自覺跟着柔軟,不禁想要高喊:

教練,我想唱歌!

其實咱們之前也說過,《歌手》比賽似乎早已變味。

離音樂遠了,離笑話近了。

節目掀起的討論熱潮能不斷持續, 細究還是戳中了華語音樂的痛點:

作品與影響力式微、人才斷代、真實全開麥音樂節目消失已久......

連現實裡魚叔跟朋友們去唱K,都發現大家都還在點唱十幾年前的歌。

甚至不同年齡段的人都還唱着同一批歌。

而就是在看這部電影時,魚叔才驚覺。

作爲華語音樂衰微的側面,KTV也在慢慢消失。

我查了查,去年就有「KTV店關門潮」的報道,衰退趨勢肉眼可見。

甚至片中,也有相呼應的細節。

卡拉ok大賽後不久,娛樂集中的銀座就拆毀更新。

如同青春的疾馳轉向,時代記憶一去不返。

比起日本,國內的變化更明顯。

背後原因或許有時代前進的步伐驚人。

娛樂方式、社交形態、消費習慣、生活壓力等各方面都跟着迭代變化。

但到底是,沒什麼新歌,也沒什麼新人。

如今內娛各類音綜看似不斷,形式上卻越來越保守,修音濾鏡雙雙拉滿。

無論唱得怎麼樣,「全開麥」都被奉爲敬業大吹特吹。

可論真實度和認真,其實還不如電影裡這場黑道版卡拉ok大賽。

所以到了玩真的的時候,虛假繁榮被戳破,反倒一片寂靜。

內容上,也大多打着懷舊的姿態。

文藝復興的內容越來越久遠,用記憶填補如今的貧瘠。

感覺總是老歌越聽越有味道,情感也更真摯動人。

這背後大概也藏着大衆對華語音樂逐漸拉低的期待。

似乎默認了如今的歌曲商品屬性遠遠蓋過品質,再難在其中找到情感共鳴,才無奈調轉目光。

正像《歌手》的相關討論裡。

觀衆的搖人呼聲也多朝向大衆公認的技巧型歌手,讓比賽越來越靠近飆高音大賽。

甚至不少人,已經變成了電影裡的合唱團學生。

因爲名次鬱鬱寡歡,指責嘲弄起「拖後腿」的人。

還記得節目第一期過後,部分歌手因爲表現和名次竟有了被網暴的趨勢。

以上種種,熱鬧是熱鬧,但總覺得跟音樂關係不大。

過久再看,大概更是無稽。

畢竟若是遙想有哪首歌曾經打動過你。

一定不會因爲這首歌曾在某個比賽中排名如何靠前,歌手的演唱技巧如何炸裂。

往往隻言片語零星旋律,只要有情感 輕輕共振片刻,就足夠了。

就像電影那句——

如今不管歌和人,都該補補愛了。

全文完。

助理編輯: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