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哀號/師大商圈生意慘 盼放寬標準

臺北市赤峰與南西心中心因違反土地使用分區規定遭檢舉,外界憂心成爲「師大商圈翻版」。師大商圈當年因油污、人潮影響居民生活品質遭強烈抗議,許多餐飲店家撤離,生意大受影響。師大商圈理事長許勝雄說,希望在不影響居民前提下,與政府協調放寬標準,挽救商圈業績。

師大商圈早期是以學生爲主的在地夜市,捷運開通後更成觀光景點,範圍逐漸擴大,但廚房排放的油污和觀光人潮影響居住品質,居民成立自救會要求限制擴張。

北市府2012年根據「都市計劃法」展開整治,要求餐飲、零售、服飾店必須設在寬逾8公尺巷道,加上租金日益高昂,種種因素導致店家出走或歇業。

記者昨下午走訪師大商圈,因學生放暑假且是平日,商圈人潮不多,店家也大多未開門營業。有地方人士透露,師大商圈轉型後美食少了很多,會來這邊逛街的遊客也減少,大多都是逛飾品、買衣服的人,但整體看起來無法走出自己特色,「與五分埔沒有什麼不同。」

許勝雄說,2015年前是全盛期,之後生意逐年下降,疫情期間最慘,業績只剩1成,很多店家倒閉,近幾年好一點,目前約300多攤。

許勝雄表示,商圈很希望與周邊居民和平相處,創造雙贏,只要地方有什麼意見,都第一時間協調,只希望能在不影響居住環境的前提下,市府能夠放寬標準,尤其是鬆綁6公尺以下巷道的營業限制,讓業者能進駐,不要讓業績一直走下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