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母親不在身邊的母親節 侯友宜返嘉悼母矢言要帶給更多人幸福

侯友宜返嘉悼母。(摘自侯友宜臉書)

新北市長侯友宜母親侯呂秀蓮去年母親節過後不久往生,第一個母親不在身邊的母親節,侯友宜今上午沒有市政行程,特地趕回嘉義老家爲母親作「對年」,憶起母親去年離開的時刻他因在議會總質詢無法陪伴在側,是他這輩子對「阿母」最大的虧欠,但他知道阿母希望他以公務爲重, 化悲傷爲更大的力量 ,保護更多的人,帶給更多人幸福, 纔是她在天之靈所盼望。

侯友宜表示,這是手機日曆裡,五月第二個星期天的註記,也是見母親最後一面時的約定,今年母親節他早早訂了這日高鐵票, 天一亮,就搭車南下直奔朴子老家,回到老家,房內擺設依舊,牀邊的躺椅彷彿還在等待着什麼,空氣裡的味道是那麼地熟悉, 一年過去了,母親的離去還是如此不真實 , 直到輕撫牀單, 餘溫不再,才意識到生死兩茫茫已然一年。

侯友宜說,今天是爲母親作對年的日子,也剛好是母親節,思親念親,格外強烈,但子欲養而親已不在,他自走到牌位前,點上一炷清香, 輕喚一聲「阿母, 我友宜啦 ....」 不等嫋嫋輕煙催淚 ,未語眼眶已泛紅。

侯友宜回憶母親指出,阿母是位平凡樸實的女性,在那個農村年代,丈夫是她的天,孩子就是她的全世界 。面對嗷嗷待哺的四個孩子,即使家計困窘, 米缸時常見底, 阿母怕孩子們餓着、凍着了,總是想盡辦法讓我們兄弟姐妹吃飽穿暖。

有時豬肉攤賣不出去的豬雜蒐羅回家, 一經她的巧手,就成了一鍋香味四溢的滷料;賣不掉的脊髓骨,讓爸爸愁眉苦臉, 我們不懂事的四張小嘴卻樂不可支,因爲媽媽總會費盡心思秘製成豬骨料理滿足我們的胃,但更讓他心心念唸的還是那顆媽媽的荷包蛋, 國中開始帶便當後,媽媽總是省吃儉用存下錢來多買些雞蛋,儘可能在便當裡多加一顆金黃飽滿的香煎荷包蛋,爲我補充營養,蛋汁包著白米的滋味 ,也包着母愛的滋味,那是我這輩子無法忘懷的鄉愁。

侯友宜說,幾個孩子中, 阿母和他的感情特別好「可能因爲我是最小的兒子吧」,幼時的他調皮又貪玩, 有時還會玩到忘了回家吃飯 , 書也念的不是頂好 ,但是從不見苛責, 給他任何課業壓力, 唯一苦口婆心的要求就是不能學壞!

阿母給他的愛、 尊重與包容,深深影響着他的待人處事 , 她讓他了解到凡事皆要正向思考,這也使得出社會後, 無論面對什麼樣的人,更懂得尊重與包容。

侯友宜說,阿母給的遠比他帶給她的多太多,尤其讓他深感歉疚的是高中畢業考上警官學校後隻身北漂,因保家衛民的職責所在, 能回家的機會少之又少,多數只能透過電話表達對阿母的關愛 , 每回接通電話 ,就像那句熟悉的廣告詞「媽, 我阿榮啦! 」 電話另一頭的阿母總會馬上搶着問我 「友宜啊!身體好不好 ? 」掛記着我「有沒有吃飽? 」簡短的一句對話,背後是媽媽無盡的愛。

侯友宜說,警察歲月, 無法回家陪伴阿母成了當時的日常,他所能做的就是歷經每一次危險後, 儘快打電話回家讓阿母放心,讓她知道兒子還平安, 數十年來如一日,問候電話持續響起 ,話筒彼端聽見的阿母聲音依舊溫暖,阿母的兩鬢卻已霜白,眼睛漸漸地什麼都看不見。

侯友宜說,每當有機會回家, 見到已經看不見我的阿母,鼻頭總是一陣酸, 多希望能時時刻刻隨侍在老人家身旁,但阿母知道他的使命感很重, 爲讓他安心,總說她很勇健, 要他別擔心, 在外努力打拚就好。

「自古忠孝兩難全」侯友宜說, 阿母離開那一刻, 因公無法陪伴在側,成了這輩子對阿母最大的虧欠,但他知道阿母希望他以公務爲重, 化悲傷爲更大的力量 ,保護更多的人,帶給更多人幸福, 纔是她在天之靈所盼望。

侯友宜說,阿母從不期待能帶給她多少榮耀,只期盼孩子健康平安,他的平凡媽媽,養育出他這個平實的孩子,她給予最重要的資產就是養成了我凡事必須無愧於心、務實做好每件事的人生態度,就像她對自己的問候「友宜,哩吃飽沒? 」,雖然清淡如白開水,卻是生命的必須。

侯友宜說,今年沒機會當面向阿母再說聲「 母親節快樂」了,心中難免感慨,深深體會「 愛要及時,愛要把握當下 」,但他知道阿母未曾遠離,她的叮嚀,不時在我耳邊響起, 她樸實努力的精神, 將由他延續下去!

侯友宜最後表示,親愛的阿母,以及天下所有的媽媽,祝福您們母親節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