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荔枝網評:青春接力,中國航天築夢蒼穹

(原標題:【地評線】荔枝網評:青春接力,中國航天築夢蒼穹)

特約評論員/丁恆情

近日,中國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順利入駐中國空間站,開啓了爲期約6個月的太空駐留。其中,“90後”的宋令東和王浩澤均爲我國第三批航天員,是首次執行太空任務。“中國空間站,我們‘90後’來了!”當激情豪邁的出征宣言響起,人們不僅感受到了中國青年的自信從容,更感受到了中國航天的實力底氣。

中國航天昂首闊步,中國青年昂揚奮發。神十九任務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第4次載人飛行任務,也是載人航天工程第33次飛行任務。此次發射成功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不僅展示了我國在航天器設計、發射技術、空間對接等關鍵領域的卓越實力,也表明我國航天事業的新生力量正在崛起。從1995年選拔出以楊利偉爲代表的第一批航天員,到2009年以劉洋、王亞平爲代表的第二批航天員,再到此次經過層層選拔脫穎而出的第三批航天員……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樑、擔重任,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奮發進取的精神風貌。他們發揚航天精神,胸懷報國之志,爲航天強國建設注入青春力量。

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1992年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起步。3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接續奮鬥、凱歌前行,以青春之我鑄造大國利器,推動我國成爲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天地往返技術、獨立掌握空間出艙技術、獨立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譜寫了高亢激昂的青春樂章。從太空漫步到交會對接,從短期駐留到中期駐留再到長期駐留,從第一次“太空會師”到會師交接成爲常態,從神舟十八號的“80後”到神舟十九號的“90後”,廣大青年奔跑在時代前列,用青春的行動充分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堅定理想信念,錘鍊過硬本領,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偉業,當代青年正讓更多“不可能”變成“可能”,讓青春之光照亮奮進之路。

時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當代青年是同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以聰明才智奉獻國家,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這是成長成才的時代要求,也是強國有我的青春責任。平均年齡約35歲的長征五號團隊,因“北京明白”而走紅網絡的90後北京調度組,平均年齡只有28歲的遠望號火箭運輸船隊……這些無私奉獻、默默建功的航天青年,傳承老一輩航天人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在逐夢太空的征途中綻放青春光彩。對青年而言,把握歷史機遇、擔負時代使命,關鍵在於將個人奮鬥的“小目標”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的“大藍圖”,在奮鬥中增長才幹、實現價值。讓個人奮鬥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保持“一定能,一定行”的志氣和勇氣,廣大青年定能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上實現人生夢想、綻放多彩青春。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回首過往,廣大青年用青春和熱血點燃航天夢想,讓人們看到了不懼風險挑戰、勇於突破、敢於登攀的強大精神力量。“明天的中國,希望寄予青年。”始終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充分信任青年、熱情關愛青年、積極幫助青年,爲他們建功立業搭建更廣闊的舞臺,廣大青年必能用青春和汗水創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爲現實。(丁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