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務之急,恢復地方發展經濟的積極性

10月12日,經濟學家羅志恆在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討會(第91期)上做了一個主體爲《政府間財政關係:基本格局及改革方向》的演講,總結了當前中央與地方財政關係基本格局的三個特徵。

羅志恆認爲,我們經濟面臨着嚴重的挑戰,當務之急是要儘快恢復地方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和能力,這也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經濟不斷往上走的重要經驗。

羅志恆是誰?

羅志恆,粵開證券的首席經濟學家,10月8日總理主持召開的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他就位列其中,並作了發言。

也就是說,人家是正兒八經能建言獻策,是能夠影響上面經濟決策的,不像那些“網紅經濟學家”、“網紅首席”......

我們看到近期市場的各種刺激,不管是6萬億,10萬億,還是12萬億,一個重要的主體對象就是“地方政府”,要激活當下經濟循環的負反饋。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的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長期增長,令人驚歎。

其中當然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有各種各樣的解釋,但地方政府對經濟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中國的成功絕非因爲偶然選對了一些政策,而是因爲堅持了有效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種強有力的理論是以經濟學家張五常爲代表的“地方政府競爭”。

地方政府競爭指地方政府爲吸引資本、技術和人才等生產要素而在投資環境、法律制度、政府效率等方面開展的跨區域競爭。

張五常將這種制度視爲“歷史上最好”的制度,支持者衆多,當然爭議也非常大。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教授也認爲,“沒有什麼因素可以比地方政府之間的競爭更能解釋中國經濟的奇蹟”。

2007年,周黎安在《經濟研究》上發表了一篇題爲《中國地方官員的晉升錦標賽模式研究》的文章,影響巨大。

周黎安說到,這種以經濟增長爲基礎,GDP爲主要績效指標的晉升錦標賽讓我國地方政府成爲了經濟發展的“協助之手”,而非許多其他發展中國家政府那樣的“掠奪之手”,是中國經濟奇蹟的重要基礎。

地方政府也抓住了經濟發展的主動權,各地方政府之間也形成了激勵因素,彼此互相較勁,互相競爭,從而拉動了經濟增長。

總之,在以市場爲主配置資源的同時,我國各級政府爲經濟運行提供了大量協調服務,這是中國經濟運行的顯著特點,也是四十年來中國經濟奇蹟背後的核心驅動力。

當然,這些年,也出現了很多問題。

比如,有很多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重複建設等等,尤其是,過去兩年房地產,地方債的問題。

但這當然不能成爲否定地方政府的理由。

在房地產行業上把事情搞砸了,不去反思糾偏,反而要再把地方政府、地方債的積極作用給否全盤否定,實屬錯上加錯。

但是,現在地方政府這個發動機,似乎已經熄火。

隨着經濟增速下行,各類隱性風險逐漸顯性化,地方債務、影子銀行、房地產等領域的風險逐步顯露。

目前地方債顯性債40萬億,地方隱性債務的測算結果不一,有的說是30萬億,甚至也有說是60萬億的。

在地方政府遭遇了3年大疫和地產滑坡,土地財政也因爲地產市場深陷困境而一落千丈。

從地方視角來看,債務存在到期難以償還的流動性風險。

但是中央債務只有30萬億,那麼國債、地方債及隱性債務總和約爲100萬億,不到我國GDP的100%。

我國政府債務總量規模不算太大,債務可持續性沒有問題,但中央政府債務佔比過低、地方政府債務佔比過高的結構有問題。

所以,中央政府更應該及時兜底地方債,防止風險進一步發酵。

但是,4-8號的人大會議,關於化債的主體,我們看到依然是地方政府爲主。

所以,羅志恆提出當務之急,要重新認識央地關係改革,是要趕緊恢復地方發展經濟的活力和信心。

現在由於債務問題,化債的收縮效應,一些地方就像是被捆住了手腳,更別提發展經濟了。

央地關係不僅包括財權財力的分配、事權和支出責任的分配、轉移支付的安排,而且這背後還涉及到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分配,不單單是經濟關係,而且是政治關係。

財力不足的情況下地方政府落實減稅降費的能力不足、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不足、拖欠上下游賬款形成三角債,地方政府在化解債務、推動經濟發展以及提供公共服務方面的能力受限等。

因此,央地關係的科學性直接關乎國家治理和長治久安,必須重新梳理地方和中央的央地關係。

羅志恆認爲,央地關係改革通過“一上一下”的策略,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現實問題。

具體而言,“上”是指將事權和支出責任上移至中央,“下”則指將財力下移至地方,增加地方自主財力。

短期必須先解決地方財政困難,人都快死了,先給口乾糧延續生病;中長期要解決全國統一大市場,各個要素的自由流通。

但這個要從稅務改革着手,這個是很棘手的一個問題,因爲牽涉到太多的利益瓜葛。

你要知道,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更難。

地方收入分配的比例低,但地方支出佔比高,中央支出佔比低僅爲14%,國際上主要經濟體的中央地方財政支出比重,大部分中央財政支出佔比大於50%。

這就要求改革要減少地方政府承擔的事務,由中央政府承擔更多職責,如此則無需過多轉移支付,地方政府財力緊平衡狀況也會得到緩解。

中央可以把民生社保尤其是醫療、教育、養老、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支出替地方背起來。

同時,還要考慮到財權財力的分配和轉移支付的安排。

當前中央和地方收入佔比目前是45:55格局,如果“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並下劃地方”實施後,2023年國內消費稅1.6萬億,佔稅收的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7%,如果下劃地方,中央收入佔比將下降至38.5%,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四六開”。

當務之急要儘快恢復地方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和能力,即中央政府簡政放權、激發地方政府積極性、釋放社會和企業家的活力。

地方化債是一個龐大的工程,與財稅息息相關,限於篇幅只能說這麼多。

THE END

來源:米筐投資(ID:mikuangtouzi)

作者:老範

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