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先生》第二季 跟隨地質學家劉嘉麒院士感受地球脈動

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市財政局出品,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吉林省地震局,中國地震局火山研究所聯合出品,北京科普發展與研究中心執行,北京廣播電視臺衛視頻道中心承製的 科學文化教育節目《大先生》第二季節目,於今晚21:05在北京衛視播出 ,本期節目有幸邀請到了 火山地質與第四紀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嘉麒 ,跟隨他的腳步感受地球的脈動!

劉嘉麒,出生在丹東的普通家庭。考大學時,劉嘉麒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抉擇:報考哪裡?聽從母親的建議選擇並報考了一所不要錢的學校——長春地質學院(現吉林大學)以此減輕家裡的負擔。當時的地質學院不僅不收學費還包含了書本費、食宿費和醫療費。也正是這個選擇讓劉嘉麒與地質結下了不解之緣!小時候的劉嘉麒徒步十八里路去上學,求學路的艱辛和家庭的貧苦使他從小在心裡種下一顆不屈不撓的種子。也正因此他在研究生期間花了一年半的時間,零基礎學習英語並且英語水平達到了比研究生還高的高度。看來受教育才是一個人成才的根本途徑。在寫學位論文時,主要研究地質年代學方向的劉嘉麒毅然選擇了同位素地質年代學作爲主攻方向。“當時學界普遍認爲這是個大難題,幾乎不能成功。有老師善意提醒說:“他們幾個人研究好多年都沒有攻克,你讀幾年研究生就想做成?還想不想畢業了?建議選擇比較有把握的中生代火山岩方向。”“我就是要做別人沒做過,或者別人做過卻沒有成功的題目。”劉嘉麒決心迎難而上。經過三年多的艱辛研究,他最終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他創新出的同位素稀釋法,至今仍被國內外同行認可和引用。 敢爲人先,勇於創新這是成功的條件之一。

2000年,劉嘉麒去印度尼西亞考察喀拉喀托火山。當時,火山口上正冒着青煙、噴着氣。因爲想看清火山口的狀況,他與十幾位國際同行一起往山頂爬。就在離火山口不到200米時腳下的路突然開始顫動,地震了。劉教授說:“在火山區,地震往往是火山噴發的前兆,如果火山噴發,岩漿和碎石鋪天蓋地地落下來我們就必死無疑,好在那次我們贏得了往下跑的時間。”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很多科學家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科學家在用腳步丈量世界的同時向我們展示了地球在斗轉星移之中孕育出的數以萬計的生命,但是這些生命又是如何孕育出的?這顆神秘的星球又有何特殊之處?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識請鎖定今晚21:05北京衛視《大先生》第二季!

來源:北京科普發展與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