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冠特效藥再出「黑馬」 能防變異株

中國新冠特效藥或再出黑馬,能防變異株。(科技日報)

大陸《科技日報》18日報導,「0.6克抗體一針,一針管一個月!」在北京地壇醫院,新冠感染者接受了中國自主研發的名爲DXP-604的「同情用藥」(恩慈用藥,compassionate use )。使用後患者體內病毒載量大幅下降,憋喘、味嗅覺減退等症狀明顯好轉,部分病人已康復出院。

一線臨牀表現使DXP-604有望成爲新冠特效藥的黑馬,更獨特的是,在其他候選藥大多使用「一對抗體」預防新冠病毒逃逸時,DXP-604實現了「單個抗體」就能防範變異株。

《科技日報》報導,該藥由北京大學謝曉亮團隊與丹序生物聯合開發。研發團隊帶頭人——北大李兆基講席教授謝曉亮表示,單個抗體取代「抗體對」的特點使它的生產成本將是其他候選藥的1/3以下,目前丹序已與國藥集團中國生物達成合作開發意向。

關於DXP-604的臨牀試驗和上市時間表,謝曉亮介紹,正在開展國內Ⅱ期臨牀試驗,已與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接洽,推進海外Ⅱ/Ⅲ期臨牀試驗。北京市已批准DXP-604作爲「同情用藥」在北京地壇醫院臨牀救治,目前臨牀試驗和「同情用藥」的藥物均由藥明生物生產。謝曉亮表示,希望中國自主研發的新冠特效藥早日面世。

報導稱,DXP-604是一種中和抗體藥物,它的原型是人體裡本來就有的中和抗體。在與新冠病毒過招後,患者本人的免疫機制會擇優選出「會打仗」的中和抗體。

這一步算「海選」,特效藥就在其中。問題是,特效藥必須優中選優!過去優選抗體用時需要以年計,因爲中和抗體底數巨大,成千上萬,而且痕量捕捉不到。高通量單細胞基因測序技術的發明,讓研究者可以逐個細胞快速翻找。

作爲單細胞基因組學的開拓者,謝曉亮的實驗室有着領先國際的技術優勢。在全球競速研發中,抗體藥研發就像沙石淘金,翻得石頭越多越可能捕獲最強抗體。

報導指出,北大團隊在短短几個月內實現了對8000餘個候選抗體的篩選。資料顯示,基於超幾倍篩選,北大團隊篩選出多個特效候選藥,DXP-604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這也是爲什麼該藥用於治療時僅需0.6克,而且還能更少。「我們正在做爬坡實驗,很有可能0.3克就夠。」謝曉亮說。

新冠特效藥研發瞬息萬變!22個月來,全球資源快速聚集;幾個月來,一大批候選藥因病毒頻繁變異慘痛「折戟」。

報導表示,新冠疫情反覆、複雜對新冠特效藥提出了應對變異的更高要求。抗體配對是一種常用策略,兩個抗體與病毒的結合位元元點不同,當一個抗體失效時,另一個還可以抑制病毒,例如,再生元和禮來都採用了抗體對,但都有一個抗體被德爾塔(Delta)株逃逸了。

「我們有一個候選藥DXP-593就被Delta株逃逸了。」謝曉亮說,它的藥效很高,反而給病毒施加了巨大的進化壓力,新冠病毒的氨基酸序列發生變化,抗體失效。

逃逸代價慘痛。謝曉亮不諱言:近一億元人民幣的研發經費打了水漂。

謝曉亮團隊原本打算將DXP-593與DXP-604合用,但一種全新的研究方法卻帶來了意外驚喜,單用DXP-604就能防住變異株。

「我們最新發展了一種高通量酵母顯示技術,把新冠病毒蛋白(S蛋白)受體結合域的單點突變的所有4000多種可能逐一與中和抗體做了測試。」謝曉亮說,新技術能清晰顯示在不同抗體藥物中,新冠病毒逃逸的可能性。

真實世界中出現的「逃逸」一一被驗證,例如,上述兩家跨國藥企「折戟」的候選藥在測試結果中也顯示會在Delta變異位元點處發生逃逸。

DXP-604的測試結果令人意想不到,它給了新冠病毒一個「兩難」困局:要麼不變異,被DXP-604中和,要麼變異「出圈」,但會變化多到很難再結合到人體細胞上。讓新冠病毒落入「不變等死、變是找死」的境地是DXP-604的「殺手鐗」。

爲了驗證結果,團隊還與協力廠商團隊合作利用假病毒平臺,做了真正的突變逃逸「對戰」,結果一致。

「它就是我們要找的Super抗體。」回頭看一路走來的曲折,謝曉亮總結,抗體特效藥並不是全方位的越「強勢」越好,太強勢會讓病毒變異重生,DXP-604在競爭位點上做到恰到好處,最終是「打着太極」讓病毒走投無路而死。

「我們擁有了一個全譜的、能夠抵抗所有RBD區單點突變的抗體,足以中和所有現存的變異株,並最大程度上不會被未來的變異株所逃逸。」謝曉亮說。

報導稱,關於DXP-604的臨牀試驗和上市時間表,謝曉亮介紹,正在開展大陸國內Ⅱ期臨牀試驗,已與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接洽,推進海外Ⅱ/Ⅲ期臨牀試驗。北京市已批准DXP-604作爲「同情用藥」在北京地壇醫院臨牀救治,目前臨牀試驗和「同情用藥」的藥物均由藥明生物生產。謝曉亮表示,希望中國自主研發的新冠特效藥早日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