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消費市場「K型」化 資誠:留意特色城市商機

爲呼應發展「新質生產力」,大陸各地政府根據消費特徵,發展出多種特色新型消費城市來拉動內需市場,例如新技術引領型(數字文旅─深圳、智慧城市─南京)、新體驗驅動型(冰雪消費─哈爾濱、特色餐飲─湽博、天水、賽事消費─杭州、成都)、IP打造型(文化IP─大理、傳統IP─西安)、以及ESG型(低碳消費─杭州、綠色產品消費─呼和浩特)等,可留意特色城市商機帶來民間的投資熱度和相關政府補貼。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兩岸商務與稅務服務會計師徐丞毅表示,政府補貼一般包括對企業的無償撥款、財政返還、財政貼息,以及無償給予非貨幣性資產等形式。這些補助一定程度可緩解企業資金壓力,但企業在取得與使用補貼的過程中涉及複雜的稅務與帳務處理,因此臺商須對其處理原則有一定認知,以免疏忽補稅。

徐丞毅表示,企業取得大陸政府部門財政性資金原則上是應稅收入。除非同時符合專款專用、獨立列帳覈算等要求且專款所用的費用,或設備的折舊、攤提不能在稅前扣除,才能享不徵稅收入的優惠。且要注意,由於收入與支出均不徵稅,財稅上容易出現差異,申報稍有不甚則需追溯更正,補繳稅款。

此外,即便均納入應稅收入,財務與稅務的收入認列時點也有差異。徐丞毅補充,自稅務角度,大陸政府補助是基於銷售貨物或提供勞務服務的數量、金額者,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收入,其他情況都以收付實現制原則爲基礎確定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然而,自會計角度,主要是以權責發生制原則爲基礎來覈算確認政府補助收入。兩者形成的暫行性差異均需有良好的紀錄。

徐丞毅表示,大陸商業模式迭代快速,後勤財會處理若無法跟上腳步,容易產生隱性稅務地雷,建議隨時更新財稅新知來完善稅務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