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明發射氣象衛星 中方稱無設禁飛區
大陸宣佈,將於16日早上9時40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搭載氣象衛星「風雲三號G星」的長征四號乙型運載火箭。圖爲2021年成功發射風雲三號E星畫面。(中新社)
大陸宣佈將於16日在臺灣北部劃設受航天活動可能影響飛航區域,並向國際飛航指管單位解釋可能有「火箭殘骸墜落」。這是因中國表定將於16日早上9時40分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搭載氣象衛星「風雲三號G星」的「長征四號乙型」運載火箭。大陸外交部14日特別指出,「禁飛區」這個近期報載用語說法,並不準確。
新華社2月時曾報導,風雲三號G星預計於4月發射。作爲中國首顆低傾角軌道降水測量衛星,該星主要用於災害性天氣系統強降水監測,提供全球中低緯度地區降水三維結構資訊。風雲三號G星配置了4臺有效載荷,2臺載荷爲全新研製,1臺載荷經過升級換代。
目前中國已成功發射兩代4型的19顆風雲氣象衛星,其中7顆在軌運作,爲全球126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數據服務,後續也預計於8月發射風雲三號F星。風雲三號G、F衛星成功發射後,中國將成爲全球唯一同時業務運作晨昏、上午、下午、傾斜四條近地軌道民用氣象衛星的國家,進一步發揮低軌氣象衛星完備觀測網的整體優勢。
此次氣象衛星發射任務與中國近期舉行的環臺軍演無關,這是中國航太的表定發射任務。「長征四號乙型」每次發射的準備期都接近半年,該火箭是使用液體燃料的三段式運載火箭,發射成功率約97%。但其殘骸墜落時也相當大,2021年將「海洋二號D」衛星送入近地軌道時,曾在甘肅墜落一塊體積如小船大的殘骸。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4日表示,經向主管部門瞭解,按照慣例,民航部門提前發佈航天活動影響空域的預告和通告,旨在提醒有關空中交通服務部門和空域用戶注意活動影響,是確保飛行安全負責任的做法。他注意到前期有報導指出說中方畫設了禁飛區,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4日也就此表示,這是保障飛行安全負責的慣常作法,民進黨當局爲一己之私,歪曲事實,欺騙輿論,企圖升高兩岸對立的政治伎倆不會得逞。
對此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昨赴立法院出席「屏東旺來,與你相芋」記者會時指出,政府事前已掌握全盤狀況、提出抗議,國際社會也非常關切,現在中方爲海上、航空採取不同做法,「我們也會確保海上跟航空安全,這是必要的預警措施」。